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677

分节阅读 67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夏。

到达江夏城后,接到军情,李行进也十分迅,已经到达江南西道的洪州。

“李依然还是那支兵马,一百条船,除去船员外,还有战士八千。目前刚到洪州,在洪州港休整。”

刘政会听报,笑道,“李如此托大,那是自寻死路。他这么点兵马,也许与我们交战?我看,咱们也不用等他来了,咱们直接先致人,直接挥兵东进洪州,灭了他。”

其余几人也都认为胜券在握,准备抢先进攻李。

“诸位,莫要小瞧了李。李用兵,向来稳健,他至今还未曾败过。”李靖提醒大家。

刘政会望着李靖,“大帅又有何建议?”

李靖劝告他说,“李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无把握之仗,他出兵,还从来没有败过。他既然敢只带着八千人来,那就说明他是有赢的把握的。提醒大家一点,李不是没有兵,他若想要多带些兵,就是三五万都没问题。”

“可李却只带了八千人来,为何?自然是有其依仗的,我们不能大意。”

李思行不满的哼了一声,这位太原元谋功臣当年跟李靖一样,也是隋末时在河东为官的。只不过当初李靖跟他们不和,还曾想跑去江都告他们来着。

“大帅也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不理会他的冷嘲热讽,依然道,“李是常胜将军,手下也皆精锐骁勇。眼下他们疾而来,这是救援之军,恐怕锐不可挡。我们应当暂且把船停泊在汉江内,不与李交锋。等他们士气衰弱,然后出击决战,一定能击破敌军。”

“还有呢?”刘政会问。

“我建议,我们还可以派人去联络这附近各州的蛮夷部族,许以好处,让他们派兵前来相助。这些蛮夷,只要有好处,则可放心使用,不用担心临阵倒戈。”

“不,我们兵强马壮,却避而不战,这是怯敌。”刘政会摇头。

李靖平静的道,“我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们都反对,我保留意见。我会向陛下上呈我的意见的。”

刘政会却不以为意,“大帅若是怯敌畏战怕了李,那没关系,大帅可以统一支兵马留守江夏,某亲自率兵前往洪州灭了李。”

李不反对,“我言以至此,将军依然要执意出战,那么本帅随你,祝你好运。”

当天,刘政会率五万兵马离开江夏,前往洪州进攻李,只给李靖留下了五千人马守江夏,就连这五千人马,他也并没相信李靖,还让李思行留守统领这支兵马。李靖其实依然没有半点实际兵权。

本来刘政会还打算带李靖同往洪州,后来又担心李靖阵前搞鬼,便干脆把他留下。8

第1021章会猎于吴

江南西道,洪州。更新最快

紧邻赣江的洪州自汉建城,数百年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因处于长江中游,尤其是这几年朝廷将都城自关中长安迁到山南后,紧邻着汉江入长江口不远的洪州,也变的越发繁华兴旺。

洪州港也成为一个很大的内河港口,洪州和鄂州江夏、荆州江陵城一样成为长江中游商业重镇外,也还是船舶制造中心,长江汉江上跑的许多船,都是在这里制造。

虽还不如扬州、登州的繁荣,但李超相信这里用不了多久,也将突破十万人口大关,成为大唐又一重镇。

有长江赣江水利,这就是天然优势。洪州有造船业,也有运输业,李家的景德镇也在这不远,李家的瓷器如今成为内销外销的大单商品,基本上都要经洪州港出去。何况,江南西道还是个产粮区。

李超率勤王军一到洪州,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和登州、扬州这些新兴的商业城市一样,这里的保守势力不如新兴的工商势力。李家程家等这些新贵们在这边实力很强,在他们的带动下,这里有大量新兴的工商业主,这些人,李超觉得可以称为新兴的资本家了。

贞观新政,对这些人来说,是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都非常支持,没有开放的工商业发展,就没有如今兴旺的贸易,他们也赚不到这么多钱。甚至没有贞观新法里的摊丁入亩,他们也无法雇佣到更多的工人。

工商税务方面,虽然税似乎多了,但有名目的税多了,没名目的捐费等少了,大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甚至商人们如今地位也提高了许多。

洪州城里。

秋风瑟瑟,草木已经枯黄,树叶飘零,预示着冬季到来,贞观三年就要过完了。

江西宣抚衙门,正举办着一场宴会。

江西宣抚设宴迎接李超勤王军到来,江西的军政界、工商界也都一起前来迎接,同时今天还是一个工商界为勤王军举办的募捐会。

李超其实不差钱,勤王军也不差粮。

他的船队里,有专门的粮船军械船,上面满载着粮食军械。不过大家如此热情,李超还是很高兴的。

“刘政会、李高迁率五万步骑,乘着一千余条大小船只,刚离开江夏,正向洪州杀来。”宣抚使姓郑,荥阳郑氏一族的。跟李超说来也是亲戚,而且他能来洪州当宣抚使,其实也是依靠的李超的人脉关系。

宣抚使如今虽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但朝廷如今天下二十余道,宣抚使做为文官,比起京中部衙的主官们还是低了一些的。

李超推他出来做江西宣抚使,其实也算是互惠互利。毕竟洪州也算是新兴资本家们的一处重要据点,李超还是希望有自己人关照。

“五万,人数倒还真是不少。”李超对五万这个数字,没有丝毫的畏惧。这么些年过来,他也算是一个沙场老将了,清楚的知道,打仗不靠数量。

“卫国公没来?”

“卫国公好像领兵镇守江夏。”

李超却是知道为何李靖没来的,说到底,李渊不信任李靖,又想用又猜忌,于是,最后李靖虽然挂名统兵,结果却会发生如眼下这种刘政会统五万兵来攻,李靖却率五千兵在后方守城的可笑事情。

不过这样也好,李靖不来,他更有把握。

如果李靖来了,李超不真要慎重应对。李靖可不是等闲之辈,用兵大家。太上皇空有李靖这样的名将,却不敢真正使用,这还怎么能赢。

郑宣抚使叹道,“李靖居然投了太上皇,真是让人想不到。”

“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已。”李超替李靖开脱了一句,他相信李靖不是真心投太上皇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李靖也够倒霉了。

玄武门之变时,他找人联络李靖支持李世民,可李靖却保持中立。事后,好不容易李世民才打消成见重新重用他。结果呢,这关键时候,李靖又掉链子了。

这次平乱之后,估计李靖就真要彻底的在家休息了。

可一不可再,李世民不会再信任李靖了。

“赵国公可有把握击败刘政会?”郑宣抚使有些担忧的问,毕竟李超只有万余人,对方却是五万。“某还可以调集几千兵马,另外还能召集青壮助守洪州。”

“卫国公既然没来,那么刘政会兵再多,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我会与刘政会大江决战,一举破敌的。郑公,只需关上洪州城等好消息就行了。”

郑宣抚使走后,李超独自端坐厅中,他给自己沏上壶新茶,慢慢啜饮。

一万对五万,数量悬殊,但李超不是轻敌自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