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0
计划一支驻于黄河海口附近的登州,一支则驻于长江口附近的扬州。两支水师,既是内河水师,也是近海水师。
当然有心之人也会发现,朝廷新建两支常备水师,又隶属禁军。很明显,任务会更重。不少人,甚至想到了朝廷最近一直在争论的征辽之议。
与朝廷组建皇家水师消息一同传出的,还有朝廷已经向不少商船颁发私掠许可证。
私掠许可证,拿到此证,就可以在商船上装备登记在册的武器,并可以向大唐的敌人如高句丽的商船,甚至是高句丽境内劫掠。
按朝廷规定,申请后获得审批颁给私掠许可证的商船,朝廷将派水师军官上船,指导船上的武装水手作战。商船得向朝廷支付军官们的军饷,同时他们可以向朝廷购买武器装备,并且商船成为朝廷水师的预备役,登记在册,一旦朝廷有需要,就将接受征召。
在第一批拿到许可证的商家中,李记商行就在其中。
李超年后本来打算去燕北的。
那里有他三百里封地呢。
不过自从花一千二百万买下了琉求岛,又拿到了辽南后,李超就看不上燕北了。那戈壁滩一样的偏僻而荒凉的地方,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啊。
以前李家就这么一块领地,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可现在有了更好的琉求,李超哪看的上燕北。
交待了管事继续修建三受降城,在那里垦荒种地牧羊养马,顺便跟周边的游牧部族收购下牲畜皮毛,给他们卖些中原的手工商品茶叶这些,李超就懒得多说了。
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吧。
李超在元宵节刚过后,就坐船下江南了。本来说好的要先搬家去汉京的,李超都来不及了。
他已经把重心调整到东南了。
从襄阳到扬州,倒是很方便,顺汉江东下,进了长江,再一路顺江而下就好。这一路,顺风顺水,连点颠簸都没有。
站在软帆的大帆船上,看着长江上那些白帆点点的风帆船,李超很满足。
几年时间,他的大帆船还是受到了商家们的喜爱的,在近海在内河,都很好用。大帆船的一大特点就是大,桅多帆多,速度快。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河段,大帆船比起传统的硬帆船优势大的多,载货能力大增,速度也快。
这几年,李记的船厂着实卖出了不少船,靠着这些订单培养出了一支不算小的造船工匠队伍,整个产业链条也算是建立起来了。
正因为有了这几年的积聚,李超现在才能放开了扩大规模。
“这软帆的三桅船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