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6
辞职而去了。这官当的太辛苦了,朝廷开支这么大,处处要钱。南北衙扩军,南衙的府兵还好,闲时务农战时为兵,不打仗的时候,番上和训练的花费都不大。
可北衙却是常备军,如今北衙已经拥有整整六万常备军。
听起来,大唐如此大的一个帝国,拥有六万常备军似乎不多。可实际上,养六万常备军的花费,比起南衙七十四万扩编后的在籍府兵的平时花费还多的多。
左右羽林军两万,拥有一万四步兵和六千骑兵。左右神策军,更是直接拥有两万骑兵,一万六的轻骑,四千重骑。仅是那四千重骑,都顶的上两万步兵的花费了。
左右神机军,又是两万,还是两万火器部队。步兵、骑兵、炮兵,都装备火器,这些新式火器,装备的成本更高,尤其是炮兵,一门火炮,都顶的上一小支步兵部队了。
铠甲、军械、战马、火枪火炮,加上粮草以及军饷,各种赏赐等,这六万人简直就是无底黑洞,多少钱砸进去,都听不到一个响。
六万北衙常备军,还要分批轮调边地驻防,这轮调也跟打仗差不多了,一路上花销大增。
还有打仗。
吐蕃、高句丽先后请降,算是暂息刀兵。可皇帝又让他准备钱粮,为西征作准备,虽然皇帝打消了亲征西域的念头,省了许多钱,但朝廷依然会发起吐谷浑、薛延陀、奚、契丹等组成联军,朝廷多少也要出一支兵,开支依然很大。
再则,朝廷的九边防御工事还在继续,同时在河套、在燕北、在辽西又计划修建堡垒,以稳固这些地方,开支又是一大笔。
还有移民,又是一个无底洞。
为了稳固边疆,同时也是减轻中原人多地少的问题,朝廷大规模向四边移民开拓,这些移民计划里,朝廷需要补贴的钱极多。
还有中原各地的水利建设,道路建设······
钱钱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到处都需要钱,各部门都打报告上来,要钱。
可他向哪要钱去啊。
朝廷如今人口户籍确实是暴增没错,但多出来的这些人口,绝大多数是过去依附于豪强地主、道观的隐户、奴隶,这些人要么是佃田的无地百姓,要么就是奴隶,他们没田没地没产,如今多数都是前往四边拓荒落户。
他们根本没钱,朝廷还得给他们安家费,还得借给他们钱安家落户购买农具种子等。为了安他们的心,朝廷早已经颁布了诏令,这些移民开拓垦荒,朝廷三年不收他们的税赋。
要想这些新增的户籍人口见到税赋增长,起码还得三五年后。
朝廷在各地推行教育,修建学校,这方面又是极大的投入。
能扒拉钱的地方,戴胄真的都已经扒拉过了。
可明年朝廷的开支,依然还不知道在哪里。
偏偏多笔外债都已经即将到期,现在也拿不出钱来偿还。
“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了?”
御书房,听过戴胄的汇报,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他确实已经说暂时不理财政,由太子摄政,可戴胄坚持求见,说事情紧急。
他只是没料到,事情棘手到这样的地步。
早两年,朝廷的状态更难,当时内忧外患,尤其是那场席卷整个北方两年多时间的大灾,让朝廷当时差点崩溃。
可那么困难,朝廷都挺过来了。
他又想起了李超,那个时候,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候,都是李超出谋划策,帮他扛过了难关。
“没有开源节流的办法吗?”李世民问。
“缺口非常大!”戴胄如实道。
“多大?”
戴胄想了想,“最多到明年春,我们就要发不出禁军的饷,也发不出百官的俸禄。移民们的补贴也拔不出,各地水利、道路建设的拔款也拿不出来,甚至国子监、讲武堂以及各地官学的经费也拔不出了·······”
“事实上,朝廷还有大笔的外债到期无法偿还,我们如果是家商行,明年就破产了。”戴胄说了个新词,破产。这是如今商界的一种说法,一家商行如果资不抵债,那就称为破产。
朝廷,要破产了。
李世民手捂额头。
真是疼痛啊。
“朝廷的收入呢?”
朝廷的收入现在也不少啊,经过李超的各种开源,租庸正税增加了不少,而又新增了地税和户税,这基本上让朝廷的税收翻了倍。
更何况,还有工商税收关税这些呢,还有盐酒茶铁等专卖税呢。朝廷还有大型的外贸商团呢,每年也能赚不少钱的。
怎么就没钱到要破产?
“陛下,这几年用兵不断,花费巨大啊。一场战争下来,动不动就是耗费千万贯,加之此前北方罕见大灾,本就把朝廷的那点积蓄用光了。”
说实话,戴胄当了三个月的户部尚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李超的本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都不知道,李超当初是怎么让朝廷挺下来的,那么困难的状况下,还能修修补补的把大唐带过来了。
本来说现在的情况应当比那时好,可他确实没办法了。能想到的办法,李超当初都想到了,盐铁茶酒糖矿等专卖,甚至搞出了盐引茶等,还发行了盐票茶票等股票募集资金。还组织了不少官方的贸易商团,与周边各国进行大型贸易,为朝廷赚钱。
当初还整顿佛道,也是弄了大量的钱财土地过来,大大缓解了一波。
又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借了不少的钱。
其实就是深挖潜力,或者说是寅吃卯粮了。
“朕的内库还有大约两百万贯钱,你拿去吧。”李世民道。
“陛下,这也是杯水车薪啊。”戴胄道。
李世民沉默,当年武德之时,朝廷一年收入也不过是几百万贯,可都能过的下去。现在二百万,居然成杯水车薪了。
“你有什么建议?”
戴胄犹豫着道,“臣建议,继续开源节流,首先是裁减北衙禁军。如果裁军一半,北衙六军保留三万人,那么一年至少能节省开支三百万贯。如果直接把神器军裁了,还能再省一百万贯。”
“若是把火器监也给裁了,一年还能节省许多。”
“另外,臣以为,北衙禁军以后也不再发放军饷,而是给他们分地。给北衙禁军们分地,这些地分给他们后,既可以由朝廷安排人租种,也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家人耕种。这样,朝廷就不再给他们发放军饷,也能节省不少开支。”
“还有,相比起养军,打仗的开支更大。朝廷应当暂停一切用兵计划,包括出兵西域计划,暂停以节省军费。另,九边防御计划里的城堡烽堠的修建,河套、陇南、燕北、辽西等地的军堡修建计划也应当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