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448

分节阅读 44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给自己的庄户们一年的口粮,这样就能度过这个难关。剩下的给官府,也是多赚些名声。

钱财这些固然重要,但如今的李家,要成为名门高族,更需要的是名声人望。李原以为,崔莺莺可能会提出什么拿粮食换田产这样的精明打算的,好在她并没有这种打算。

灾荒之年,给百姓借粮,然后等债到期,还不上粮,然后让人拿田产换,这是许多大户地主们的惯例做法,那些大户的田地,多半就是这么来的。每一次饥荒大灾,百姓受苦,而他们自己的损失,却往往能通过这种方式,靠兼并田地来弥补回来。

但这种行为,其实李挺反对的,觉得趁火打劫。虽说对许多百姓来说,如果在快饿死的时候,能换来救命粮食,拿房子拿田地拿儿女换,都肯,甚至会争相求得这样的机会,但李不希望李家这样做。

李家有赚钱的办法,李家也有置地扩产的更好途径,根本不需要如此。

信上,崔莺莺还说家里都好。

六个儿女都非常健康,红线和婉言的身子也非常健康,胎儿很好。老爹身体也很好,七娘和肚里孩子也一样都健康。

如今许多人都经常来打听李家的口风,想要跟李家这几个没出生的人联姻呢。并且有这意向的,基本上都是名门望族。

不说山东五姓,就是关西名门,以及朝廷的勋贵,江南的士族,许多都是一等一的门户,都有联姻之意。虽说并不就是大宗嫡系,可哪个名门大族,不是枝繁叶茂,拥有数个分支。不管是哪个分支分系,其实都是足够配上李家的,毕竟李家没结亲的孩子也只是庶出。

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李在朝中的地位,以及李家迅的上升能力。

对于这些,李倒不急自己的两个还没出世的孩子,等生下来知道是男是女再慢慢选不迟。到是七娘的孩子,生下来的话那就是他的兄弟了,这个得用些心,为他选个好点的。

信中崔莺莺还说,再过一个月,她就会带着家人孩子一起来襄阳。

再过一个月,不但崔莺莺会来,李世民也会带着朝廷百官和长安的禁军一起离京,移驾襄阳。

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李世民和朝廷就要搬到襄阳来。

李不但得给李世民准备好行宫,还要准备好二三十万人口过来后的粮食等物资。

时间很短,任务很艰巨。

现在襄阳建立了许多个大仓,但仓里面大多储备的都是各种加工的救济粮。皇帝来了,总不能让他们吃蝗虫饼吧。8

第661章李靖李绩的突然出手

李承乾穿上金甲,登上特意打造的战车,兴匆匆的试驾。李超继续看着公文,两人倒是各忙各的,如此过了半天,栓子在外面禀报。

“相国,襄樊大户富商们箪食壶浆前来劳军!”

一说箪食壶浆李超就想到投降派,战争之时,地方上的乡绅豪强什么的,经常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其实说白了就是投降派和带路党。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他们眼里往往是没有什么官府啊朝廷等的。

李超轻笑一声,掩起手里的文卷。看了半天的公文,倒是眼睛酸涩了,休息一会也好。

“让他们进来吧!”

襄樊两城隔江相对,樊城因在江北,因此也很是繁华。虽然襄阳才是襄州的州治县治所在,而樊城只是下面城镇,但因位置重要商业繁华,襄樊的商人们倒是常常相提并论的。今天过来劳军,就是两城的大户富商一起来的。

“这是他们送上的劳军物资单子。”栓子把一本折子递上。

“都写满了这么厚一本?看来他们还是下了血本啊。”李超拿过折子拉开,发现长长的折册居然写满了名字和物资清单。

这哪是什么劳军啊,这明明就是输诚啊。

看样子,襄樊两城的大户富商都在上面了,每个人都捐献了不少。排在第一名的,居然是丰家,捐粮五千石。

“丰孝安还在牢里吗?”李超问手下。

“回相国,丰孝安还在州牢里呢,没有相国的命令,谁敢放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