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437

分节阅读 43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尚书右仆射陈叔达也请求辞职。

“是朕失职。”李世民叹道。

萧瑀和陈叔达连连请辞,在出现重大灾情的时候,宰相请辞,这也算是个惯例。就好比后世出了特别大事后,有的内阁总理辞职或者内阁解散一样。不过这种辞职,一般去相之后,用不了多久还是能再恢复的。

当然,也有宰相政敌借机把宰相拉下台的。

因发生灾民,导致人民受到伤害,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居然要引咎辞职,在后世人看来,可能有点奇怪,难以理解。但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天灾是上苍对人间执政的警告,阴阳不和,责在宰相。

天灾降临,宰相难辞其咎,当然就需要辞职。

从另一方面来说,遇到灾情,换一个宰相,甚至把宰相班子都换了,也能暂时的转移下视线,甚至新宰相上台后,能更加积极的救灾等。

若是灾情连连,宰相换了后都不能解决,到时连皇帝都得下罪已诏。

就算萧瑀、陈叔达两个仆射不请辞,御史台的言官们用口水都能喷死他们。不论他们想不想走,遇到这样重大的灾情,他们都只能先下台,除非皇帝真的坚持不让他们辞职。

侍中杨恭仁和中书令高士廉也请辞。

最终李世民接受了萧瑀和陈叔达二人的辞呈,没同意杨恭仁和高士廉的请辞,更没同意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辞职。

朝中宰相不可能都去职,都走了,这朝廷也得乱。

“萧瑀出任河南宣抚使,加平章事。陈叔达出任河北宣抚使,加平章事!”

“房玄龄升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升尚书右仆射!”

朝中十相,裴寂、封德纶早被架空旁落,不能视事。李超和长孙无忌又先后出任地方,如今萧瑀和陈叔达也再出任地方,朝中便只剩下了四相。

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杜如晦、侍中杨恭仁、中书令高士廉。

其余的六人虽然还挂着三公、平章事衔,但实际上已经离开政事堂了。

李世民叹息,这次罢了两相,可旱情肯定还会持续的,明年还会更严重,到时又怎么办?再罢谁?

“两位相国到了河南河北地方,一定要加紧防灾。时间越来越紧迫了,非常之事,可以行非常之事。”李世民交待。接受两位宰相辞呈后,李世民直接把两人安排到了河北河南去,这是明年的重灾区,有这两位宰相去镇守主持,李世民也比较放心。

“李文远初到山南,就杀了十三人,可效果却异常的好。如今山南地区,大户粮商们踊跃和买粮食,局面一下子打开来了。据报,短短时间,李文远已经和买到了五百多万石粮食,成绩喜人啊。”

说到李超在山南shā • rén,李世民有的只是赞叹而无其它。

只杀了区区十三人,就换来了五百万石粮食,值,太值了。

现在李世民为预防灾情都快被逼疯了,别说杀十三人就换来五百万石粮,真逼急了,杀一百三十人,一千三百人,他都会杀的。

当初李超还在京城的时候,上防灾折子的时候就说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要向大户和买粮食,以救灾稳定局势为第一。当时大家听了,只觉得李超敢说。

可李超一到山南,就杀了十三人,把一个数百年大族连根拔起,又把其余十二族打残,这份雷霆之势,这果决,连事后刚接到消息的李世民和宰相们也震惊不已。

可接着山南局面打开之快,也让李世民他们惊讶万分的。

“请陛下放心,有李文远珠玉在前,臣到了地方之后,定然也不会犹豫的。若是中原地方敢有人不配合朝廷防灾救灾,老臣也会狠下杀手!”

李超shā • rén效果这么好,萧瑀和陈叔达两个宰相,也是早坚定了行非常之事的心了。

“嗯,局势如此,跟他们讲不得客气了。此外,你们也要想尽办法收集储备粮食。李超在山南,已经让所有人打鱼捕猎晒肉干,采挖野菜晒干备荒,甚至都各地百姓多养鸡养鸭养猪羊等,你们也可以效仿,只要是能增加粮食储备,一切都可以尝试!”

“臣等明白!”

“给山南李超降旨,加封李超实封二百户,特赐李超第三子上洛县开国男爵位!”

双倍月票开始了,求月票啊!距离前一名,只差百多票了!

a

第639章粮票

襄阳城官吏大户们齐来襄阳码头迎接,将刚入山南就连破十三家的李阎王迎入了城中。???城中早已经摆好了接风酒宴,弄的很丰盛。

可李听了后,却脸上没有半点好颜色。

“诸公难道不知道如今久旱无雨,庄稼大部份旱死,不少地方还开始出现蝗灾。许多百姓眼看着秋收无望,青黄难接,过冬的粮食都不知道在哪。当此之时,难道我等身为朝廷命官,百姓之父母官,不应当是想办法救旱防灾节俭粮食吗?都这个时候了,还大鱼大肉,大办酒席,这应当吗?”

这就有点煞风景了。

襄阳地方官吏土豪富商们,一张热脸贴了李的冷屁股,个个笑的很尴尬。好心好意的凑钱摆下接风酒宴,你不领情也就罢了,还说这样的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