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431

分节阅读 43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种人杀头不能叫好,是说书人。”

“说书人?”

“嗯,正是说书人。”以前唐朝没有说书人,类似的艺人也有,凭口舌赚饭吃。后来各大寺院之中,也有专门的僧人俗讲。

这些僧人,专门讲些佛家故事,把佛教的事迹,改编成绘声绘色的故事。到了后来,寺院俗讲,成为了佛寺里最热闹的事情,就连一些大户做喜事的时候,甚至都请寺院里的俗讲僧人来俗讲。

到了现在,因为李的缘故,长安有了专门的说书人。这些说书人,就是李专门培养出来宣传他的隋唐英雄传的。说书人,也已经成为比俗讲僧人更受欢迎的艺人。

“嗯,千万不能在说书人说头的时候喊好。”

“为啥?”

“因为说书人被砍后,如果听到很多叫好声,他们会爬起来返场的!”李一本正经的说道。

“爬起来返场?”李承乾听了之后,忍不住扑哧一声,终于没忍不住。他连忙拿袖子捂住脸,以摭掩自己不合时宜的笑。

好半天,李承乾才会忍住了笑,他幽怨的看着李,“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我怎么了?”

“你就是故意的,在这个场合,故意引我笑。”

场下叫好声一阵接一阵,王刘郑孔等十二家的家长,一个接一个的被砍头。新刽子手今天彻底的展现了自己的高实力,一口气砍了十三个人头,无一失手,全都干脆利落。

“听了你的那个笑话,我今天居然没反胃!”

“难淡然的看shā • rén而不吐,你长大了。”

“能用成熟这个词吗?”

“成熟?什么时候等你自己亲自拿剑杀了人,而面色不改,那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成熟了,现在,顶多算是长大了点而已。”李正色说道。

李承乾点点头。

场下,十三家的族人,在下面哭天抢地。男丁们开始在衙卫的监督之下,进场为家长们收尸!

“老师,这一切真的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道。8

第628章九世善人

“相国,大丰收!”

牛见虎大步踏入衙内,一脸兴奋的很李禀报。

李和李承乾,还有那一群拖油瓶正在尝着商州当地的特色美食。李是个吃货,从不掩饰,爱吃,也爱烹饪,更爱尝试各地的美食,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更是每到一处都必要尝尝的。

李承乾现在也跟着成了一个小吃货,以前是个挑食偏食甚至有点厌食的磨人精。可自从跟着李之后,这小子算是大开眼界,胃有了福。现在那点挑食的臭毛病早治好了,成了一个地道的小饕餮。

商州的特色食物不少,其中有一个就是八大件。

商州人普遍也有吃货属性,平日里哪怕只有一个人,随便一顿饭往往也少不了四道小菜。若来了客人或者什么节日,更是要烹炒一桌。

而八大件正是待客必不可少的。

刘晔虽不是商州人,但也在商州当了两年地方官。这边的事情也算差不多了了,李他们即将离开,刘晔特意找了一个地道的商州厨子,来为李他们做这八大件。

所谓八大件,其实就是四个蒸碗四个盘子的统称。商州商业较达,遇事讲究,喜欢图吉利。八大件未上桌前,甚至还要先上四个压桌碟,从头到尾都不撤换。

这象征着四季财,四季有余。

如果是给上了年纪的人祝寿,甚至当中还要加一道菜,是卤水拼盘,叫顶头盘子,也叫五福庆寿五福临门。

“你们来的正好,刘使君请了这商州最有名的八大件厨子,手艺一绝。以前是商州最有名的酒楼的厨子,不知带了多少门生弟子,如今本来在家休养的,这次好不容易请动他过来,给我们享享口福。”李招呼着牛见虎坐。

“相国过奖了,小的只是一个小小厨子而已,能给太子殿下和相国做菜,那是几辈修来的福份啊。”老厨子头须白,但身上却非常干净整洁,头一丝不苟,指甲也都修剪的整齐,指缝里更没半点污垢。

李这个人,其它都随便,就是有点爱干净。放在后世,那是极普通的,可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却不免有点洁癖了。

但在李看来,干净整齐这是基本的,也是一种礼貌。尤其是做服务行业的人,越需要整洁干净。连自己身上都收拾不干净,还如何给别人做饮食?

承乾跟着李,现在也学会了这些臭毛病,好吃,还爱干净。

老厨子很有点私家大厨子的范儿,站在那里,旁边几个年轻的女徒弟。

“殿下、相国,上菜吗?”

“嗯,上菜吧。”

“上四碟!”老厨子说一声,四个年轻的女弟子一人端着一个压桌碟上来。四个女弟子都是那种十五六岁的年纪,在李眼里,放后世就是还没初中毕业的姑娘,可在这里,却已经是老厨子门下苦学厨艺多年了。

“她们都是孤儿,是王老倌打小收养的弃婴,一手抚养着长大,从小教授她们厨艺。这几个都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他们从烧火丫头做起,然后是洗碗、洗菜,再到切菜、配菜、端盘、摆盘,然后到上灶,最后一步步做到现在,已经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女大厨了。”刘晔笑着向李他们介绍。

他选这个王老头来做菜,不仅是他厨艺好,更是佩服这个老头的人品。

在商州,很多人都去以前的燕归楼吃饭,不仅是因为那里的饭菜好吃,有独特的商州味道,更因为这个老厨子在商州很有名,是个有名的善人,一生收养了无数的孤儿。

燕归楼就是老厨子从一个小摊子做起来的,虽然曾经只是一个小摊子,可他却一直在做善事,真正的日行一善的大善人。几十年来,收养了无数的孤儿,他就是那些孤儿的父亲,他收养他们,抚养他们,教育了他们。

后来那些人一个个的长大,都成为了他的好帮手,成为他厨艺的传人。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老厨子只有一个小摊子,到如今,变成了商州最大的酒楼燕归楼。燕归楼里,上到大厨子,小到跑堂伙计,洗碗摘菜的,没有一个不是老厨子这些年来收养大的孩子。

如今王老倌老了,燕归楼教给了最早的那批孩子打理,他也开始享享清福。

听了这话,李不由肃然起敬。

一个人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日行一善,坚持几十年。而且王老倌已经日子也很清贫,可行善之心却从无改变。

这种人,真正的少见,纯朴,良善。

“王老叔,请受李一拜!”

“李相国快快请起,老倌可不敢受此大礼,当不得啊。”王老倌吓了一跳,他做的这些,从来不求名不求利,他是一个孤儿,后来得一个老厨子收养长大,学了厨艺本事,可惜等他长大,那个老厨子却因病去逝了,他都没来的及赡养报答老人。

后来他有次看到路边一个弃婴,就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那个老厨子,然后就把孩子抱回了家,抚养了下来。

自那以后,每当遇到弃婴还有无依靠的孤儿,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他觉得这一切很正常,当年他得老厨子的心养才没冻饿而死。

“人要感恩,当年义父收养了我,所以我也要把他的善心传递下去。”

“承乾,你听到了吗?至善至孝,当为天下表率啊。”

李承乾这次非常上道,“孤听后万分感动,如此至善之人,正当宣扬天下,老师,孤想请老师向半月谈写一篇稿子,就向天下人介绍一下王老的感人事迹。孤还要向王老授一个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