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391

分节阅读 39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中书令臣高士廉宣

中书侍郎臣于志宁奉

中书舍人马周行

侍中臣杨恭仁

门下侍郎臣裴矩

给事中臣温彦博等言

......

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这是一封很标准的诏书,上面各种各样的签名、盖章就有一大堆。中书和门下两省的主官次官等都签名盖章了。

这是一封完全有效的诏书,可不是皇帝的私旨。

是经过了中书和门下的诏书。

李超的太子少保,升成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从二品,而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再往上,可就是三师三公了。

另外还给李超加了一千户虚封食邑,二百户真封。现在李超总共有两千户真封了,大唐第一实封功臣。

不过如今的实封,制度早已经改变。

两千户真封,一户换五十亩边疆之地,两百户,算是加了一万亩地了。不过边疆的地嘛,也不值钱。

荒地,还得自己去开垦。

倒是实际的差事,变动较大。

朔方节度使,到底是让李世民给免了。

毕竟在朔方收复之后,这个节度使的权柄过高。

“王内侍,谁接替了朔方节度使之位?”

“陛下已经撤去了朔方节度使衙,改为朔方道,另外陇右道也分出了一个河西道,现在天下一共十七道了。长孙相国出任朔方道大都督,柴侍郎出任河西道大都督。”

“哦,原来如此。”

李世民挺干脆的,直接把朔方节度使给撤消了。挺果决的,朔方镇就跟原来的行台一样,确实权柄过于大了,现在朔方既然挺安稳的,也就没必要保留了。毕竟当初设这个衙门,也是因为朔方还在敌手,弄一个节度使,是为了全面的方便的统筹整个朔方方面。

不过长孙无忌去朔方,也还是让李超有些小意外的。

长孙无忌还当了兵部尚书,自己转当户部尚书,李世民还真是看中自己能赚钱的本事了。

但李世民怎么不把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