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1
“愿意,多谢陛下为臣考虑这么周到。”
“你依然带着平章事衔,你原任吏部尚书,改任兵部尚书,然后去朔方任朔方道大都督。”
李世民都考虑好了,李超的朔方节度使和兵部尚书职免去,改任汉京营造使,兼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杜如晦改任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则改任兵部尚书。
柴绍依然以兵部侍郎衔,调任河西道大都督。
这么一番调整之后,政事堂里原本两个年轻的不像话,才二十多岁的宰相长孙无忌和李超,便都外调地方任职。
这既是李世民加强地方的掌控,也是让朝中的百官们闭嘴,省的整天说他任人唯亲。
“李超什么时候出京?”长孙无忌问。
“朕要多留他些时间,选址等前期事务,完全可以由别人去做,李超在京总揽筹备就好。京里还有不少事情呢,讲武堂的招生考试快要开始了,得他主持。”
“嗯,我也打算离京之前,拜访下他,谈谈朔方那边的情况呢。”
“是要好好谈谈,这小子在朔方很有一套的,还有那个李思摩,那是我们的内线,他一直是跟李超单线联络的,你跟他谈谈这些。”李世民把李超从朔方提前调回来,不仅仅是因为营造新都之事,还有更多的考虑,并没有跟长孙无忌明言。
第551章太子太保
大唐五品以下的官员任免,归吏部。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员任免,归政事堂宰相们。而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就直接归皇帝了。
宰相们有推荐之权,但最终拿决定的还是皇帝。
东宫,显德殿。
早朝。
内侍高声宣唱,公布了皇帝最新的人事调整任命。
“大唐皇帝令:......”
李超由兵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长孙无忌由吏部尚书改任兵部尚书,杜如晦由户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
李超免去朔方节度使之职,改任汉京营造使,兼山南东道大都督、宣抚使、兼襄、邓刺史。
罢朔方节度衙门,改设朔方道,任命长孙无忌为朔方道大都督兼灵州刺史。
陇右道拆分出河西道,任命柴绍为河西道大都督兼甘州刺史。
几项任命一出,殿中百官,不少人很惊讶。
此前毫无消息透露,一下子就是几项重要的人事调动。
倒是如房玄龄等一众宰相,早朝前皇帝已经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了,这种重要任命,皇帝的意思早定了,大家商议了一下,也就支持通过了。
李超已经好些天没来参加朝会了,他的三天假期早就过了,但皇帝又给他加了假,许他在灞上一边休息一边筹备着营建汉京的事宜。
因此李超很爽快的就呆在了灞上。
不用半夜就起来准备上朝,因此李超可以一觉睡到太阳晒屁股。遛遛马,练练枪,然后就去洗澡沟游泳。
洗澡沟夏天水满,相当适合游泳,许多熊孩子也成群结队跑来游泳。
这个时候的人,不得不说都是对孩子放羊式的养,也没有谁整天盯着孩子。孩子小,也要去放牛看羊扯猪草,孩子们完成任务后,夏天就喜欢游泳戏水,也没有人管。顶多知道了打一顿,可第二天孩子就又去了。
李超小时候在外婆家也是这样的,谁管啊。
不过为了安全,李超还是吩咐了几个水性好的家丁,让他们准备了船,每天在沟里巡逻。孩子玩水如果遇抽筋之类的,就马上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