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9
现在书院里,学生们最怕的就是这群教官了。
教官们除了平时监督纪律,也还给学生们上体能课,跑步做操,甚至学习射箭,高年级还有骑马、马球等课目。
李世民也曾来过书院几次,看过之后,对书院的办学模式很赞叹,还曾指示,崇文馆小学和修文馆中学,也要比照白鹿书院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导,更加严格一些。
“将近三千人,学生还是太多了点。”
李超在学校里转了几圈,看着那一个个大教室,都有些摇头。
虽然书院现在严格的按照李超的设计,实行的是年级制分班制,各年级的教学都有教学大纲等,同年级同班的学生尽量是成绩差不多,但学生太多,还是很难教导的过来的。
一个班四十个学生,每班基本上还都有不少插班生,算下来,都快五十个学生了。
“没办法,好多插班生家里都来头不小,这个国公那个侯的,还有的也是拿着官员们的条子来的,要求送子弟来插班读书,我们虽然给他们进行了考试,然后按成绩分到相应的年级,但还是没法完全拒绝啊。”
副山长是个学术型的老头,治学很严谨,但说到人际这方面就差些了。面对着那些送子弟来的贵族们,他总无法拒绝。
“我们书院还是得坚持严格的教学方针的,对于那些贵族地主商贾子弟,要入学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也得有一个考核录取成绩,允许他们低于正常成绩入学,但得交赞助费。低一分交多少钱,定个标准下来。其次,学生送进来了,就不管他家是什么什么身份了,都得按着我们学校的规矩来,违规的,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超过限额,那么就直接开除劝退。另外,这些赞助生也得有个名额限制,我看以后学校就限制三千名学生吧,两千四百正规生,六百赞助生,不能超过这个数字。”
“班级还是要再分一下,四五十人的班太大了,弄二三十人一个的班吧。多分几个班,再请点老师也好,总之有一点,我们白鹿书院得把教学质量提上去,这里不是贵族学校,而应当始终是一所教学质量优,学校风纪好的书院。”
副山长连忙点头,“明白。”
“学校现在资金方面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学校每年举办两次募捐会,都能收到很多募捐,而且有那么多赞助生,收到的钱也不少,再加上有山长你的大力支持,学校现在资金很充裕。”
“充裕就好,对于正常考进来的学生,我们还是得坚持免收他们的学费,还要多设立几个奖学金,以奖励那些学业优秀的学生。还要设立一些助学金,对于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也提供些帮助。学校该花钱的地方就花,把教学质量提上来的同时,办学环境也要弄好,连陛下都是一直密切关注着我们书院的,我们得把书院办好了。”
白鹿书院,可以说是李超一手办起来的,到现在,说到白鹿书院,大家也会首先想到李超,想到李家。因此,李超对书院一直很关注,不会让这书院给办砸了。
现在书院采用的完全是李超的那一套教学方式,各种科目,一个个的年级,教学严谨,学校规模日益增大,李超看的很满意,不枉他一番心血,李家现在每年捐大把钱到学校,没白捐。
“山长,一会就下课了,是否让学生们集合,听你训几句话?”
“这些表面功夫就不用了,下课了就让学生们早点回家,老师们也早点休假。我也还等学生们早点放假了,要借用学校的大礼堂做个发布会呢。”
“要不要学校老师们帮忙?”
“不用了,都已经准备好了,等学生们放假,是免的打扰到大家上学。”
马周看着这两年新增的这些教学楼,笑着道,“书院变化真大,当初我们建书院时,才多大点地方,几个先生啊。”
“是啊,那时我们还兼任老师呢。”
“嗯,相国的历史课可是讲的非常好的。最近我看相国又出版了几卷资治通鉴,汉纪都已经出完了啊,相国日理万机,还能把汉纪这么快出完,真是神速啊。”
李超笑笑,“你如今在中枢,也挺辛苦的吧。中书舍人,这可是号称储相啊。”
“中书省有六个舍人呢,公务倒还算能应付的过来,就是太子,哎。陛下让我来教导太子,真难为我啊。太子虽年幼,要基本上都不听我的话啊。”
“他不听话,你就打。弄块戒尺,不听话就打手心,打的他肿,两三回以后,他就老实了。”
马周怔神。
喃喃道,“他可是太子殿下啊。”
“你还是太子殿下的老师呢,学生不听话,老师难道还打不得了?”
“这个......”
“该打你就打,怕什么,顾忌这些,太子越发嚣张,有恃无恐了,你根本就管不住他,还谈何教导啊。你看太子在我这,敢跟我摆太子的架子吗?我只要一瞪眼,他就给我老实听话。”
“你毕竟是宰相,还是太子的丈人呢,总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的,都是太子老师。该教就得教,若是没教好,太子到时长歪了,你说我们负的起这个责任吗?”
“说的倒也是这个理,就怕陛下心疼太子。”
“放心吧,陛下是明事理的人,不会因为你教导太子打了太子两戒尺,就来找你麻烦的。”。
a
第549章新闻发言人
白鹿书院的钟声响起。
各个教室的门打开,先生们并没有拖堂,都知道周五学生们急着回家。在书院憋了一周了,没哪个先生去做拖堂这种让学生们暗里怨恨的事。
学生鱼贯而出,三千学生一起涌出教室的场面还是很惊人的。
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关中的子弟,不少就是宁民县白鹿乡的,远一些的有长安及京畿各县的。
今天周五,学生们的家长也早早来迎接。条件好的,还派了仆人车夫前来接人。条件差的,也都直接过来接。
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可孩子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书院读书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家里再忙,也要过来接一下的。
只有那些高年级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