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
极好,在他看来,这次是取得了重大胜利。
“大家说说,如何趁胜追击!”
张超在太子的殿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他这个崇文馆大学士、太子洗马跟魏征并排着坐一块。
众人各抒已见,都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有些还挺不错,比如,就有人提议,让朝廷重开封建之制,给皇子们分封诸侯国。他甚至提出给李世民封到蜀中去,改封蜀王。
这个提议确实不错,若朝廷真的开分封建国之制,那李世民封到蜀国去,肯定也就是封一个郡国之地,诸侯国最多一两个州大小。
就藩之国后,诸侯可是不得轻易离藩的,若没朝廷召令,他们根本没机会入京。只是呆在蜀中自己的那二亩三分,李世民当然闹不出什么来了。
不过建议是好,李渊肯定不会答应。
“文远,你可有何建议?”太子见张超一直没说话,直接点名。
张超看了看一众人,心里无奈,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得拿出些真东西来了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东宫的核心会议。
“回殿下,我认为这次撤消行台,我们东宫确实赢的漂亮。但秦王如今依然身兼多职,既是雍州牧又是天策上将,还是尚书令,并是十二卫大将军。陕东道大行台撤消之后,秦王在河南的部属大多归京,其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若能将秦王分封就国,这自然是好的,但以如今的局势来了看,这却几乎不可能。一来天下还未真正安稳,大唐立国不久,陛下怎么会让秦王这样一员能征善战之大将离开?再者,陛下很重亲情,肯定舍不得让秦王分封边疆,然后数年才能一见。”
“臣以为,与其现在就想着如何把秦王分封蜀地,还不如再等等。”
“就只是再等等吗?”李建成对张超这番话似乎不太满意。
“也不是坐等,臣以为,当下第一要务,是让秦王和齐王从宫中搬出。”
这话一出,倒让李建成意外。
“秦齐二王早已成年,甚至孩子都有了好几个。到现在还一直居住在宫中,出入随意,每次出入都是骑马通行,甚至还拾弓刀,宫禁如无物。这是违背制度的,也有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权威。”
李建成听到这里不住点头。
“因此,臣有三个建议。一,殿下可上书陛下,要求为二王在宫外建造王府,建好之后让二王搬出宫外,并且以后严明宫禁。”
“其二,殿下可上书陛下,今后诸王面见陛下和殿下,必须行朝礼而不是家礼,除非是宫中家宴。陛下的敕、太子的令、诸王的教,也必须重申,皇帝的敕最高,其次为太子的令,然后才是亲王教,诸部衙有司,得按照此优先顺序执行,而不能再只是按接到的敕令教的先后顺序执行。”
“文远说的好,这点很重要。孤的太子令,经常都不如秦王教管用,太胡来了!”
张超笑笑,“殿下,只要先让陛下发旨声明,然后再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那么此事就能改尔。”
“这第一第二条建议都非常好,文远,你这第三条又是什么?”李建成没有想到,张超居然还真的有好建议,还都是这么实用的。
张超也没什么顾忌,他说的这几条,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就算他不提出,随着天下一统,皇帝自己也会提出来了的。而他现在说出来了,却能让太子更加信任于他。
“至于第三条,臣以为,如今天下一统,朝廷也当偃武修文。过往因战争需求,因此才有各地行台,有诸王统属的军队。但现在,天下一统了,朝廷也应当归于正规,凡事得按制度而行。诸王拥有军队,本就不符名制度。因此,臣这第三条,就是向陛下进言,收归诸王兵马!”
“诸王可保留亲事府和帐内府,但其余左右六护军府数万之兵马,须上交朝廷。”
大唐手里有军队的不光是皇帝太子和两个亲王,其余郡王甚至公主,也有人手里有不少兵马。好多,名义上已经是归属于十二卫,但实际上多是他们的直属兵马。
秦齐二王手里,甚至每人有几十个军府两三万的精锐部队。
张超的建议就是只保留这些人手里的侍卫,但把其余的部队都解除。如此一来,李世民李元吉长平公主等这些原来了手里有兵的,最多一人只剩下千余护卫。
张超说这些是没什么压力的,这本来了就是历史趋势,而且李世民真要造反,也不可能跟汉王杨谅一样弄个十几二十万兵马造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就没用到他的那些兵马,因为正常情况下,其实李世民也不能随意调动这些兵马的。
“说的好!”李建成拍案叫好,大声称赞,哎哟,张三张文远,真是王佐之才,老天派来了助他的啊!
第282章夺储还是篡位(第五更,为hcylovegtt万赏加更)
送上第五更,为hcylovegtt万赏加更!兄弟们,订阅走起啊!
“太子招招狠辣,这是欲置秦王于死地啊,先罢陕东大行台,又要秦王搬出皇宫,现在还要撤王府左右六护军府,三郎,你知道这几条是何人给太子献谋划策?”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房玄龄找到个机会,询问张超。
“除了第一条,其余两条都是我向太子建议的。”张超回道。
房玄龄惊讶的望着张超。
“我还以为是李纲、窦轨,或者是裴世矩、郑善果所言,要不就是友贺德仁、魏征、王珪、徐师谟、欧阳询等人出的谋划,真没料到是你。”
张超笑笑,“其实这些,我不说也会有其它人说,我先说还能得太子信任。”
“话是如此,只是初听到时我还是有些惊讶的。文远,你真认为陛下会下令秦王裁撤秦王府左右六护军府吗?”
“既然陛下都撤了四行台,那么再裁撤王府护军府也不稀奇。毕竟如今天下一统了,诸王手里握着大军,也不符合制度的。”说到这里,张超却依然是一副很平淡的面容,“但是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没有了陕东大行台,也没有战事,秦王府就算保留着左右六护军府几万人马,可也轻易调动不得,调兵得有皇帝旨意,有兵部的兵符,缺一而不可。”
“可......”房玄龄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总觉得兵权这个东西,一旦交出去了,那可就彻底没有了半点依靠了。
“在长安城里,难道秦王还能调动的了几万府兵?有亲事府和账内府千余护卫,其实已经不少了,再多,可兵都在关内各军府,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东宫咄咄逼人,秦王府形势不妙啊,殿下最近都有些急躁了。”
“房公莫及,我有一策可化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