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地主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管家夫妻俩依然住在原来张家旧窖后面的一孔窑洞里,兽医夫妇则住进了原来张家住的那孔旧窖。

两家的六个儿女,栓子和大牛二牛,都住在新家院里倒座的下人房里。

而秋月冬晴和牛小妹,原本张超安排是老爹屋里一个,自己屋里一个,然后给妹妹莲娘和兰娘屋里一个,这样屋里头有人照顾。

不过最后老爹说他屋里不需要,七娘也说让冬晴和秋月两丫头还是跟着张超,于是牛小妹分到两妹妹屋里。秋月冬晴则两丫头到张超屋里服侍,三个丫头都是跟着自己的主子住一起,正好张家的新窑洞都是套间。

现在老爹住一套,自己一套,两妹妹因为兰娘还小便也是住一套。家里的五个套间还剩下了两个,一个将来留给兰娘,一个则可以做客房。

栓子和大牛二牛三个住在院子对面倒座房里,还能守夜。

秋月姐妹俩轮流享受了一把梳妆台照铜镜的感觉,非常的开心。

“啊,三郎,这屋里怎么还有个小拐间?”

秋月看到在那边墙壁上还有一个小门,用一个帘子摭了起来。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

这个小拐间还是张超特意要求加上的,作用其实就是避免冬天夜里起夜辛苦。虽然张超在院里就建了两个厕所,分了男女。但毕竟从屋里到院里去还是有点距离的,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屋里有炕是暖和,可外面冷啊。进进出出的容易感冒着凉。

那些大户人家的做法是在屋里放个马桶。

一般是直接放在床下的,张超屋里盘的是炕,直接放旁边也不太雅观,而且肯定还会有些味道的。因此他特别在窑里做了个小小的拐间,也就后世卧室的洗手间那么大。

里面张超让木匠做了一个坐厕椅,算是厕床的简化版。

一个单人沙发椅那么大的厕椅,晚上起夜上厕所时直接坐上面就行了,跟坐便器一样方便。下面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大箱子,有一个门可以打开。

这样就可以放一个马桶在里面,每天早上的时候,就能打开木箱,把里面的马桶拿走,送到院外专门挖的一个蓄粪池里去。

如此一来,晚上起夜方便,不需要出房间去院里上厕所,而有了这个小卫生间和厕椅后,屋里也不会那么的有味道。只要天天早上记得把马桶拿去倒掉,再在里面熏点香,还是很不错的。

“这屋里专门用来起夜如厕的?”秋月看着那个很漂亮的椅子惊讶的道。

张超走过去把椅面一掀,原来平整的椅面下露出了一个洞,还能看到下面的马桶呢。

“三郎,那这旁边这个桶是做什么的?”

“这个桶啊,作用可是很大的。这桶里装的是木屑和灶灰,晚上如厕过后,就从里面倒点木屑草灰倒到马桶里,这样就能摭盖味道了。”

“三郎想的真周到。”

两个丫头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小卫生间和这厕椅、马桶了。

原本张超可是打算在这屋里建一个真正的卫生间的,弄一个冲水马桶。不过后来一想,粪便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农肥,如果冲水,那不但得加装一条管道,而且还得修一个蓄粪池,最重要的还是浪费了粪肥。

“这里还装了一个洗手台,这是一个水龙头,拧开就有水流出来了。便后洗手,或者早上起来在这里刷牙洗脸都很方便的。”

虽然卫生间没有上冲水马桶,但自来水还是接上了的。张超花了很大力气,在院里打了井,装了井车、筒车还有水塔,当然就是为了享受方便。

卧室卫生间里岂能没有洗手台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管道?张超甚至还安了一个沐浴莲蓬头和放了一个浴桶在里面。

想在屋里洗澡也行,想到院里那间专门的浴室去洗也行,随便,反正这间屋里的墙壁和地面都是铺了砖的,不怕水。

反正有钱了就是这么任性。

张家的五个套间都有修这样的卫生间,为此,张超多掏了一笔不小的钱,主要还是安装上下水管道,用的是陶管,还是定制的。好在这房子是新建的,张超在开建之时已经把这些设计好了。

要不然,在一个修好的房子里搞这些,那是非常麻烦的。

两丫头对这卫生间喜欢的不得了,一会去试洗手台,一会拧水龙头,一会又去掀坐厕椅的盖子。

若不是张超在这,估计两丫头就要宽衣解带立马就试一试了。

饶是如此,两丫头也是轮流过去坐了坐。

“以后早上倒马桶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们两个了。我让管家买了些香,以后这卫生间里记得早晚熏香。”

“知道了三郎。”两丫头嘻嘻哈哈的笑道。

“好了,你们自己再好好看看,也把你们的衣物等放好,我先回我屋里去了。”

“嗯,三郎有事,就唤我们。”

“不用唤,你们听到屋里响铃了,就马上过来我屋就是了。”

张超在屋里装了消息铃,张超在自己的屋里一扯,两丫头屋里的那个铃铛就会响起来。

看起来很神奇,但其实只是个非常简单的装置。

第163章一百响爆竹(第三更)

3500均加更,兄弟们,还差二十票就1200票了,有月票的投票支持一下,满百就加更!

张家沟的村民都在帮忙准备明日老爹的婚礼,明天婚礼的流程早定好了。早上就要迎客,因为张超说要热闹操办,因此酒席要摆三天。

明天的迎亲日子,今天就开始迎客了。不过今天不是正席,主要是张家沟的村民们来吃席,这些也是婚礼上的重要帮手。等到明天,就是正席,三餐都是正席。黄昏时去迎亲,晚上拜堂,然后后天早上则是散客,帮忙的村民们则要吃到后天晚上,整整三天。

唐人的婚礼习俗规矩不少,比如迎亲的前一天,女方还要派一名资深妇女到男方家来铺房,展示女方陪送的嫁妆。

除非你是五姓女,或者门第比男方高的多,要不然,嫁女儿一定得有够份量的嫁妆,这样到了夫家之后,新妇日子才会过的舒心。

这其实跟后世的天竺阿三们一样,妇人出嫁,得带上二十年的生活费过门。要不然,夫家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甚至好多阿三媳妇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足够的彩礼,而嫁不了人。有些嫁过去了,结果后来也往往发生被婆家虐待,甚至是被泼硫酸毁容的事情。

唐人虽没这般厉害,但对嫁妆也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嫁妆不丰厚,那铺妆可是非常尴尬的。今后新妇在夫家,也就很没地位。

蓝田王老伯家一堆女儿,陪嫁都把他陪惨了,现在还剩下三个没嫁妆嫁不出去,在张超家里做烧火丫头给自己赚嫁妆呢。

七娘没什么嫁妆,她是寡妇再嫁,当年嫁到赵庄的时候,家里给他陪了十亩坡地,虽不是上等好地,但这也算是庄户人家非常拿的出手的嫁妆了。赵家如今也早把这十亩地嫁妆还给了七娘,赵家甚至还特别又给添了好多丝绸衣服之类的嫁妆。

其实那都是张超给赵家的,让七娘家来人铺床时不致于那么少。

如今的张家可是很有钱的了,起码在灞上,那算的是上一等一大户,甚至已经是贵族之家了。七娘嫁给老爹,真正的门不当户不对了,不过老爹乐意,谁也不能有话说。

张超这个做儿子的,也并不在意那些。七娘人不错,这就足够了。

张家又不缺七娘的那点陪嫁,赵家就是陪一百亩地,张家也不缺啊。

为了这三天的流水宴席,张家沟上下都在帮忙。

张灯结彩,杀猪宰羊。

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说着高兴的话语,好多人都在夸七娘有福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