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出发
高雄和临高一样,有明显的雨旱季,五月到九月是雨季,全年降水的九成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冬季则是高雄的旱季,平均每月只有三天有降雨,也极少有大雨。魏八尺选择在十月登陆,他就有一整个冬季来修建他的高雄市。而他们选择在十二月登陆,三个月时间也足以让他们修筑好屯垦的居民点,做好农田整备工作了。
一定要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整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修建,这样才能比较安全从容的度过雨季,将死亡率降低到最少。持续不断的滂沱大雨意味着什么,对在临高已经生活了三年的元老们来说并不陌生。
“高雄的好处是和临高一样,气候温暖,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不过二十度。好歹省下了棉衣。”关山跃说,“真难办的是在山东的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知道指挥部怎么解决他们的过冬问题。”
进入十一月,农垦tái • wān旅团的终于进入了登陆的实操作阶段。十一月初,关山跃申请了很久农垦兵团的武器终于发了下来。
基干民兵每人配发了一支丛林款米尼步枪,其实就是枪身缩短了,更便于在丛林草莽中操作。经过关山跃的争取,还申请到了十套明军铠甲――这是准备给哨兵使用的。站岗放哨的时候,这种铠甲可以有效的地域土着的弓箭设计。
他原本要得骑兵胸甲和钢盔,这些东西都有,但是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给他“试验”的。拿到这十套铠甲也算是勉为其难了。
至于“大众装备”,则是标准帽、砍刀和藤条防护帽。这些装备企划院倒是非常大方,每个男女壮丁都分到了一套。
企划院还是配发了二十支1630款的左轮shǒu • qiāng,作为农垦联队干部和技术人员的随身护卫武器。这枪关、李二人都看不上眼,但是有总比没的强。
最后是“重武器”,用来作为屯垦点防御之用的。两门铸铁的12磅山地榴弹炮。配有轮式炮架和可360度旋转的固定炮座。这样既能在炮位上固定开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靠人力拖曳出去执行讨伐任务。
别看装备不怎么起眼,但是这样一来,tái • wān土着的武器,基本对农垦兵团丧失了威胁。
转眼之间,计划出发的时间就到了。已经齐装满员的tái • wān农垦旅团经过短暂动员之后开往海口集结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