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黑夜将至 > 分节阅读 239

分节阅读 23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佩戴耳机,因为零一基地监控的不只有所有摄像头,还有所有人的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是的,您不必惊讶,美联邦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能。所有连接上网络信号和基站信号的通讯设备都可以被窃听监控,所以我们不仅会收到视频画面,还会收到各种与罪案相关的音频,之后‘系统’会立即定位并给出音频出现的位置。”

“老实说,我们的运气不错,但还没有好到避开所有小概率事件的程度。您举的那个例子确实发生过,等到外勤特工赶到现场时,受害者已经快被歹徒用皮带勒死。在那起案件发生后,我们在不改写核心算法的前提下做了许多补充。”

“现在,‘系统’监控的不只有实时信息,就以朱林而言,‘系统’不仅监控了他的手机、私人电脑和工作电脑,还监控了他两个qq账号、微博账号、贴吧账号以及所有社交软件账号,在两周之前他就开始怀疑妻子与同事有染,并在购买针孔摄像头与卖家交流时,发表了一些极端言论,而后,又在经常浏览的贴吧和论坛中发表一系列帖子进行咨询。于是,一周前,朱林进入了‘系统’的重点观察名单,直到今天‘系统’判断朱林即将实施犯罪,自动将朱林的视频画面弹出到一位操作员的屏幕前。”

仿佛带着长毛的怪物触手爬满全身,于谦顿感毛骨悚然,他来到这个地球已有很长一段时间,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像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一样迷恋上层出不穷的各类电子产品,可到今天他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可能会暴露出自己所有隐私和秘密。

这给于谦带来了极为强烈的心理不适感,于是他在刘中千解答第三个问题前出声问道:“你的意思是,零一基地让所有人都没有任何隐私?”

“目前而言这个范围只局限在上京绝大部分民众,不能算是所有人。”刘中千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关系到个人隐私的数据资料只会封存在零一基地,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能够获取这些信息用以牟利。而且,目前‘系统’并不会对所有人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享有如此待遇的只有安全级别三级以下的人员。”

“安全级别?”于谦没能立刻理解这个新名词的含义。

“在‘系统’的识别模块中,我们加入了一个分级制度。像朱林这样的人,原本会待在信用等级的第一层,也就是最安全的一层,‘系统’不会对他投入多余的关注,除非他出现犯罪动机或进行犯罪活动。而现在朱林已经尝试进行一次犯罪,但被预先阻止,于是他的安全级别掉落到第二层,现在‘系统’不仅会对朱林的行为进行判定,还会对朱林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只要朱林流露出一丝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满,‘系统’都会记录在档案中,并加大对朱林的监控力度。而某些曾经实施犯罪行为的罪犯——噢,说起这个,上京最近有不少逃犯落网,‘系统’控制下的面部识别系统早就不是那个一顶帽子加一副墨镜就能避开的笨拙玩意儿——这些罪犯,依据罪行的轻重将会被判定为安全级别的第三或第四级,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系统’严加监视。”

“分级制度对工作量的缓解和资源的节省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之所以加入分级制度,一来是为以后的信用评级做准备,二来是为了给外勤人员一个行动判定标准。比如朱强之前是一级人员,在有外部诱因的情况下进行犯罪,会被劝阻,但不会受到他能够认知到的实质性处罚。”

“我的意思是,在朱强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已经受到了非常严厉的惩罚:他的安全级别降低了一级,现在他是二级人员,不仅受到严格监视,很可能打错一个电话就会进入‘系统’的重点观察名单,而且,当他再次企图实施犯罪行为时,我们的操作员将会通知上京市公安局,对朱林予以逮捕,他会被起诉、判刑。”

“当一级人员在没有外部诱因的情况下选择主动犯罪,他将会被降为三级人员,并接受为期时间不定的人身限制与心理辅导,任何三级及以下人员尝试进行恶劣犯罪行为,依据其行为后果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惩罚,轻者监禁受刑,重者当场击毙。此外,分级制度还有许多复杂的判定标准与回升制度,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二位有兴趣的话,之后可以详细了解。”

“最后回答您之前的问题,‘系统’如何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

“嗯……您是否听说过,人工智能?”

第二百二十二章雏形(感谢菲利普·马洛、不败童年两位盟主打赏~~)

听见刘中千提及人工智能四字,杨小千瞬息间想通了许多关于零一基地的事情,比如零一基地的名字。

“01”并不是一个序号,而是零和一,二进制语言,最先面向机器的而语言。

杨小千倏然转身,看向来时路上密密麻麻的超级主机,沉声道:“或许零一基地最初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监控体系,打击、杜绝国内的恐怖事件与间谍活动,但在追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完成目的的手段,零一基地需要先建造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却具备比零一基地本身更大的价值,进而取代原本的目标,成为了零一基地新的目标。”

刘中千毫不迟疑地确认:“是的。”

于谦看看刘中千,又看看杨小千,最终选择小声对杨小千说:“解释一下?”

在一个孩子面前承认自己没听懂刚才那一大段绕来绕去的话,于谦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填充自己的脸皮,好让它变得更厚一点,但它还没厚实到能让于谦对刘中千不耻下问的程度。

杨小千思考片刻,用尽量简化过的语言解释道:“美联邦政府利用911事件的影响秘密开展大规模监听活动,竖起了一座风向标,我国政府也跟着进行尝试,在零一基地刚建立时,大家的目标是像美联邦一样建立起庞大的监听体系,但在华夏,这项工程的工作量更加惊人,光凭一些非顶尖的软件、不断更新的算法和有限的人力,并不足以完成这份工作。所以,为了完成这份工作,零一基地的负责人提出创造一件工具,使这份工作变得更加便利,什么样的工具能够将这些冗杂繁复的数据迅速分类,并提取出有效信息,就像是将汪洋大海分解成涓涓细流,并将需要的水流引向正确的地点呢?当然是科幻作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追求不倦的人工智能。而在建造这一工具的过程中,当局发现工具本身更具备价值,于是刘远舟就被调到了零一基地,利用他独一无二的卓越能力,突破技术瓶颈。”

“人工智能?”于谦近来读书不少,但大多与历史权谋有关,未曾涉及前沿科技,那些东西他看不懂。

杨小千张着嘴,想要解释又不知从何说起,对于高端科技,杨小千的了解并不比于谦多多少,只不过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与概念有些浅薄的认识而已。

幸好有刘中千及时救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