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
错的杨小千当然不能继续领导教改工作。
至于现在能带来的改变,就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课程变化。当然,微不足道是相对的,放在教育部领导人眼里看来是微不足道,放在政策落实的基层,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江北省境内所有学校,将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强学行动,所有身体健康无心脏疾病者必须重新参加军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避免即将到来的军训,哪怕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也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体军训,并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后利用假期补上足够的军训时长。
受到这一行政命令影响最大的并非高中生,而是大学生。
全省高校,从大一到大四,所有学生必须分批次重新参加军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如果不能取得军训及格的成绩,将会自动顺延到下一次新生军训进行补考,四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军训过关,或是拒绝参加军训,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与学位证,必须等到成功通过军训,才能拿到学校暂扣的两本证书。
这对于那些已经找好工作单位,准备毕业后即刻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的毕业生来说可真是个晴天霹雳。
费尽心思找关系,请客送礼装孙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等着拿到毕业证立刻入职转正,现在却要参加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军训,不完成不发毕业证?
开什么玩笑!
好工作可不会放在那等着!拖一个月?找好的工作早就让别人抢去了!愤怒的毕业生们联合起来,举起横幅在各个高校开展游行,与军训生的整齐队列形成鲜明反比。
他们的游行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就被警察叔叔们劝离公众场合,其中领头者全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只是为自己权益抗争的学生并未受到惩罚,事后会有专员联系相应的公司及政府部门,为他们保留职务,而那些聚众之后借机闹事的,则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军训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抱有抵触情绪,四月底快五月的天气,实在算不上凉快,晴天里太阳毒辣辣的能把人晒得脱皮,哪家家长不心疼孩子?
不过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却是积极踊跃。倒不是因为参加军训不用上课不用考试,而是因为南都保卫战刚刚结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群体大多热血沸腾,对军人群体充满崇拜与憧憬,当听说军训教官不是军营里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而是参加过远江对尸战争和南都保卫战的老兵,孩子们雀跃不已,再热的天气都无法打消他们的热情。
倒是许多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对强制军训反感至极,一来优渥的生活环境已经让他们逐渐失去吃苦的耐心,二来入学时他们就已经有过一次无聊透顶的军训,每日在太阳底下立正、走正步、培养所谓的集体荣誉感,简直蠢得冒泡,不,蠢得冒汗。
好在这并不是一次无聊而愚蠢的军训。军训开始后,一个惊人的发现扫空了所有反感和厌恶。
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官们竟然给他们发枪!
而且是真枪!...
第一百八十七章我想去当兵(上)
白日艳阳高照,绿化带里的青草都晒得有点儿发蔫,祖国的花朵们却浑身充满能量,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教官们的讲解,不知疲倦练习着手中教具,汗珠滴下来都像是浇灌快乐的细雨。
南都大学校区内,临时搭建的靶场里,曾博呆呆地望着手里沉甸甸的shǒu • qiāng,旁边是浑身臭汗还不以为意的同班同学,个个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自入学以来,曾博也就只有在与外语系女生们一起开联谊晚会时,才在这些糙汉子身上见到过这种充满激情的状态。
除了令人不适的黏黏的汗味,鼻腔里还塞满枪油的味道,这种气味就像是融化在白水里的盐,你看不到它,但它始终存在。就算走出靶场,远离穿着军装的教官和同学,也能听到校园里震天响的口号声和队列行进声——即便分批次进行军训,体育馆和操场依旧不能满足需求,学校的主干道和广场等地也被临时征用成为军训用地。
哪怕出了校门,也能在街边小贩、亲戚朋友的闲聊中一次又一次听到相关话题,时时刻刻提醒着曾博,自己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
这改变是有预兆的,一周前震撼全国的南都保卫战就是新时代的开幕式,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活会如往常一般一成不变,只是没有多少人想到变化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以至于每一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普通人都不免受到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用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