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黑夜将至 > 分节阅读 137

分节阅读 13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是乎,祝达摆出了汪乾明无法理解的低姿态,连杨小千令人搬来的椅子都不敢坐,在杨小千威严目光压迫下,才弯曲膝盖坐在椅子上,但不敢坐实,大半边屁股都露在外面,就沾着点椅边坐着继续汇报。

那么综合我刚才向您汇报的几点情况,可以想象的到安置工作有多困难,省内各市都不愿意接招,踢起了皮球。您看这远江现在是有中央政府拨款援助,但是安置工作并没有政策扶持啊,谁都不愿把这个烫手山芋往手里接。

祝达说到这,骄傲地挺起了胸膛,说道:但是咱们市委汪书记面对困难没有退避,敢于迎难而上,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说。杨小千微微颔首,示意祝达继续。

汪书记认为,可以由政府出面,拆掉大星棚户区,改造成一个现代化都市新区。

嗯杨小千提起了些许兴趣,死水般的目光终于有了动静,亮起了明亮的光彩。

您可能不了解具体情况。那么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大星棚户区啊,是南都市上几届领导班子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城市规划出了问题,这个棚户区占地面积极大,里面各种住房密密麻麻,建的乱七八糟,交通差到极点,居住环境也差到极点,各种治安事件屡屡发生。人居密度堪比以前的香港九龙城寨,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是南都市身上一块丑陋的疤痕。

汪书记的意思,就是由政府牵头,开发商集资,把这大星棚户区拆掉,在原址建一个现代城市新区,那些幸存的远江民众呢,就搬到这新区里来,而那些大星棚户区的拆迁户呢,那么就由政府政策补贴,安排他们另置房产,或是迁去高新开发区,或是留在新建成的商住区。

这件事情,光靠南都市政府那是做不成的。但现在中央高度关注远江民众的安置问题,想必会不留余力给予援手,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我们就能放心大胆大刀阔斧地干。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大星棚户区这个大问题,还解决了妥善安置远江民众这个大难题。

您看,这些远江民众大多是城市居民,如果迁移到偏远地带,肯定会不适应,我们的工作也不好进行。但迁到新区,算是重回一线城市,没有什么差异感。而且这样一个商住区,住户达到二三十万人,完全可以当做一个城中城,暗地里当做一个特别行政区对待,也是可以的嘛。我们南都市政府和你们远江市政府呃,这个,远救会的同志在管理上也就有了很大的转圜空间,工作会好做得多。

只要这棚户区大改造工程做成了,一举多得,而新区作为城中城,既能保持与外界的良好互动,又能使远江民众身心凝聚在一处,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很有意思。杨小千轻轻点头。

祝达嘴角微翘,刚要露出一个欢喜讨好的笑容,杨小千下一句话就让他的表情僵在脸上。

不过汪百宁这么搞,就不怕我裂土分疆,做个南都王...

第五章顾全大局

不懂变通,不懂探查消息的人很难在官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祝达对此深以为然,始终铭记于心,从远江穹顶消失的第一天起他就不留余力地打探所有与之相关的消息,所以祝达深知远救会的能量。

说起来现在远救会的官方定义还是民间组织,这在知情人看来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哪个民间组织能带枪带炮,拥兵上千,连南都军区都不敢轻易缴他们的械哪个民间组织能硬抗几十万尸潮打下那样的硬仗哪个民间组织的代理会长能让省委领导奉为上宾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华夏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还没听说过这么稀奇的事。

更让人惊奇甚至惊恐的是,这个民间组织在二十多万远江幸存民众中拥有极高地位。穹顶消失后远江全境封锁的这两个多月里,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集体事件,因物资投放问题,远江人和物资运输队起了争执,封锁线外的保卫军军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介入,进一步恶化了情势。

当时围聚在钢铁壁垒外的远江人有上万人顶着机枪跟保卫军对峙,还有十多万人听闻消息,正在赶去的路上。这些远江人跟外界的群众可完全不一样,他们打仗的经验搞不好比大部分保卫军战士还多,保卫军摆出的阵仗根本吓唬不到他们,反而进一步激起了他们的抵触情绪。

眼看一场大规模流血事件就要发生,难以避免,紧急电话都打进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办公室,就在那千钧一发的紧迫时刻,一个名叫周天明的年轻人走到高台上,三言两语就稳定了局势,几句话的功夫就化解了一场足以动摇江北军政两界的危机,一时间传为佳话。

这在许多政府官员看来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事情,现在是信息时代,人民群众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太多,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再加上各类无良媒体带节奏,政府的公信力一落千丈,谁能想象远救会在远江民众中会有如此威信呢

而一个拥有强大武装力量,又深受民众爱戴的组织,带着信服他们的几十万民众,全部进到南都市里,谁能确保他们不会反客为主呢

祝达心里明白,如果这位杨会长有这个心思,他要裂土分疆不可能,但要做个南都王却是轻而易举。

杨小千那句看似玩笑的问话,就像一道晴天霹雳,当头劈在祝达天灵盖上。

汪书记的儿子可就在旁边听着呢祝达想回头瞄一眼汪乾明的表情,但又不敢有任何动作,僵硬地坐在椅子上,额头浮起一层细密的汗珠。

一声冷哼,从背后传来,在祝达听来这又是另一道惊雷,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他可不想做着遭殃的小鬼,连忙抢在汪乾明说话前开口。

哈哈。祝达的笑声听起来很干,像三伏天跑了十里路没喝水,杨会长多虑了,汪书记跟杨会长您一样,都是一心只为人民的。咳,杨会长,您看这个大星棚户区改造的事

嗯,你继续说。

好的,大星棚户区的资料我们都整理好了,人口密度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这一点不是难题。在原有基础上修建高层居民住宅,人均占地面积就可以大大缩小,省出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