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金牌主持 > 分节阅读 285

分节阅读 28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加上这首诗本身写得极好,很快就在微博上热传了起来。

“《黄鹤楼》这首诗之所以会被选中,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是一种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汪老师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沈琳翔在微博上评价了汪谦的这首《黄鹤楼》。

“嗯,这首诗确实描绘出了黄鹤楼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经常来往于潭星市和黄鹤市的刘小溪也对汪谦的《黄鹤楼》进行了评点。

“七言律诗,当以汪老师的《黄鹤楼》为第一。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shén • yùn超然,绝去斧凿。气格音调,千载独步,浑若天成。”薄荷发了微博。

“薄荷姐你说得真好!我怎么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呢?”张萌迪回复了薄荷的微博。

“都是文化人啊!”徐继超也发了微博。

……

招募了赵雪之后,《正义之声》的制作便提上了议案。

有做好的策划案,这节目制作起来很是简单。

微讯公司对《正义之声》进行了全面造势,在抠扣、微信、旗下的各种APP上进行推送。

因为《觉点谈谈》一直号称自己是‘正义之声’,当微讯公司的《正义之声》出现,而且知道节目组负责人是汪谦之后,观众们便心知肚明这节目是什么意思了,汪谦被光腚肿菊逐出电视行业之后,自立门户又怼上央视了啊!

在播出这个节目之前,汪谦先做了几件事情,主要是把他父母安置在了安全的地方,以免节目得罪了人,被人暗算了他的家人。

被逐出电视行业的第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了,为避免被作家助手惩罚,汪谦赶在最后一天把《正义之声》的第一期做了出来。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汪谦,欢迎大家收看《正义之声》。”

“正义之声,代表正义的声音,如果你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扫屏幕下方的二维码,联系我们的正义使者,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你带来公正和正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条新闻。”

“二十三岁的刘星文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去年刚从东海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刘星文并不想找个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最终,刘星文通过互联网招聘平台‘博斯直聘’,应该去了一家名为‘邶京柯澜公司’的公司。”

“然而,家人和朋友发现,去公司‘报到’后的刘星文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出现了种种反常的迹象。前些天,刘星文的尸体在被发现。经查实,所谓的‘邶京柯澜公司’根本就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为查明刘星文被诱骗进入传销组织的经过及溺亡原因,连日来,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昼夜开展工作,围绕刘星文生前在地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并对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全力抓捕。”

“现已查明,‘叠倍雷’传销组织成员陈某利用手机和邮箱在‘博斯直聘’网上冒用‘邶京柯澜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之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刘星文投发简历后,陈某将刘星文诱骗至当地,后向传销组织上级张某进行了汇报,张某又向他的上级胡某进行了汇报。”

“胡某安排传销人员江某某接站,之后将刘星文送至传销组织人员艾某某管理的寝室。随后,刘星文又被转移至位于某村的胡某管理的寝室,最后被转移至位于传销人员李某某管理的寝室。经过调查取证以及相关涉案人员供讳,确认刘星文期间已交付了传销产品费,正式加入了传销组织,并在进入传销组织后期已不需要被控制,可以在传销组织内部自由活动。”

第397章老百姓需要您

“据悉,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刘星文溺水死亡原因做进一步核查确认。”

“上面就是今天的第一条新闻,我是《正义之声》的主持人,汪谦。”

“欢迎收看第一期《正义之声》,刘星文是怎么死亡的暂时不论,我现在想说的是,避免出现下一个刘星文,是华国政府应担的责任。”

“我们来谈谈传销的事情。”

“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刘星文,被诱骗进传销组织并被发现死亡一案,牵动了舆论,当地警方不仅迅速破案,当地政府还表示要在二十天之内彻底根除传销顽疾,这一切引来互联网上复杂的情绪。”

“联想到先前千度医院排名坑死人案、电信诈骗骗死人案,天底下一些明显的坑蒙拐骗之事,总是到出了人命,被舆论严厉声讨的时候,治理才得以跟上。这样的代价不能不让人唏嘘、长叹。”

“要说传销,它本来是舶来品,但一到华国它就变得很极端,有时还带上点斜教洗脑的色彩,因此它早就在华国被列为非法了。既然非法,基层政府就严厉打击好了,但是传销组织常能给一些穷地方带来所谓的人气,比如租房屋、在当地消费等等。一些基层群众短时间内没有吃亏,基层公安可能就放松了。”

“事实上,先打击导致出人命的犯罪活动,别的事可能就往后放了,这确实是华国执法力量通常情况下的真实工作顺序。“这样的工作顺序拿不到舆论的台面上,希望政府能在源头上保障秩序和大家的安全,这是公众本能的要求和反应,这种要求应当说也是神圣的,这是一种长期的困顿。”

“我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华国人对安全的要求其实已经在向发达社会看齐了,但华国社会对安全成本的投入,还大大落后于发达社会。”

“比如华国警察所占人口比例,比发达社会低很多,华国人的平均守法观念,大家知道也低于发达社会,这尤其使有限的执法力量,除了应对命案等重案,还要有相当一部分解决在发达社会可能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就象在面汤里撒了胡椒面,从而投入到一些源头性问题的力量可能不足了。我认为不能怪舆论提的要求高,每一个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舆论要求政府把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好,政府应当承受这样的压力和鞭策。我相信政府也在努力,出刘星文这样的命案,对当地政府的压力肯定非常大,社会就是这样纠结着前进的。”

“在此我提出一些建议,适当提高诸如传销、诈骗、拐卖人口等犯罪行为的刑罚处置,象打击制毒、贩毒一样打击这些行为,情节特别恶劣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开杀一批应该能对这些犯罪行为形成很大的震慑力。”

“传销在华国屡禁不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我认为是政府、法院、公安机关对传销的惩治力度太弱。”

“很多传销组织事实上都犯有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甚至对刚进入的下线进行殴打,和绑架罪没有任何区别,国家对传销头目的惩罚力度太弱了,按我的想法,应该把传销组织的头目公开凌迟十天十夜!”

“还有明知道是搞传销的,却把房屋租给他们的房东,也应该抓起来,按照从犯进行重判,情节恶劣的也杀一批!”

“从此以后没有人敢搞传销,也没有人敢把房屋租给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