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01章
盛楠西和家属的见面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可是却没有聊出多少关键信息。家属承认收了不菲的赔偿金,放弃了追究,而且医院方面也多次表示,孩子的健康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病情也并非因为产业园周边环境直接导致的。
当时这些家长基本都接受了这样的和解条件,毕竟治疗负担减轻了,又得到一笔钱改善生活,大不了搬家就是了。他们大多都是普通人,也只能接受这样普通的命运。
出院后孩子的病情的确没有复发,那些家长们拿了钱有的在其他地方买了新房子,有的选择回老家重新生活,也有的还住在产业园附近,但可以用赔偿金做点小生意,生活比过去好了不少。
盛楠西听完以后,虽感震惊,但也不能完全否认那些患者的生活比过去改善了。
“那为什么不愿意和儿童中心保持联络呢?定期反馈你们的生活,是一种良好的双相机制。知道你们过得好,儿童中心不会去打扰,如果你们遇到困难,儿童中心也可以帮忙协调。”
“医院交代我们,出院以后就尽量少跟之前的人接触,也不要随便提起孩子以前生过这种病。”
“为什么?”
“说是怕受歧视,受干扰之类的,反正说了很多,我们也不太懂。但是病好了的人,谁会想整天记得以前生病的惨样?
老实说,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希望孩子记得。”
“那你现在,为什么又愿意说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想方设法联络那些人,可是能给她回应的少之又少。这次她本来也不抱希望的,没想到这位家长出奇配合,才有了这次的见面。
“因为孩子的后遗症出现了。”
“后遗症?”
“正常了一段时间,突然又不行了。这次直接不会说话了,成哑巴了。”
盛楠西不敢相信:“怎么会这样?确定是后遗症而不是新发病症吗?”
“我们之前在别的城市生活,检查出来说器官坏了,控制语言的那个神经也不对了,都是被损伤过的。”
盛楠西感觉到的已经不再是悲伤难过,而是恐慌。这个孩子的资料她是知道的,并不是情况最严重的,而且离开儿童中心的时候口齿伶俐,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会变成哑巴。
可是家属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除了让盛楠西知道患者的现状,也就只有产业园那条信息最有用。
司主任对盛楠西要建立新的追踪机制一直是不支持但也没有明确反对的态度,她正式留下后儿童中心对她很重视,在工作上给了她很大空间。
可这些都只是内部的空间,想要进一步查清产业园的问题那就不是儿童中心能给她的了。她本想把这事报告给司主任,想起之前她对追踪机制的冷淡态度,盛楠西临时又把申请报告给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