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3
。其实说枪械装备方面,是没有什么太多技术的,无非就是几种击方式,和不同作用,不同口径,不同定位的枪械系列。所以在枪械方面,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创意和设计。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将技术所带来的弊端全部都掩盖掉或者说排除掉。
那么接下来就是工艺了,我们看枪械,其实很少说技术多么多先进的,说的最多的除了设计就是制作工艺了。一件工艺精湛的枪械,不但它的可靠性更强,准确性更高,甚至在使用寿命和人机互动方面,也就是这个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方面更好,而且还能给使用者带来触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而在工艺方面,自然是要精益求精继续进步了,再加上有这些老技工们的技术把关和继续推陈出新,这方面只要徐徐渐进就行了,也不是江晨想努力,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
而在创意和设计方面,其实整个枪械研实验室内的氛围是一种自由状态。说白了,它其实更像一个玩具俱乐部。大家各自或者三五个人自行进行研究,等到有好的方案后,然后在交由全体人员进行讨论研究。讨论通过了,那么就由提出这个方案的个人或者团队组建研项目团队,其它没有项目的人员进行参与配合。然后再由实验室提供项目经费,并由实验室进行监管。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松自由的实验室,大家都有同等的权利,在研究上面和学术上面都是平等的,没有传统那么僵硬死板的等级划分规定。所有人都有研究的权利,这样就不在担心有创意或者说人才被埋没了。只要你有能力,有创意,那你就能组建属于你的项目研团队,获得项目研经费,从而出人头地。也是因为这一套宽松的管理体系,才使得目前的枪械研实验室能够有这么多产品推出来,并且不断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
虽然说枪械研实验室的产品推出来很多,成绩也不多,但是江晨还是觉得目前枪械研实验室有些太过僵硬了,或者说在思想上面有些太过局限性了。就那之前的这次产品来说吧。光是江晨所领导研出来的BZ82班组枪械家族,就被科研团队不断的推陈出新,进行升级改装。目前这一套枪械家族,已经从最原始的的,BZ82-a型,到现在最新推出来的BZ82-F了。虽然说研团队一直在努力,并且新推出了的BZ82-F江晨也看到了,的确是比原来的要强上不少。但是如果升级换代太多了,也会产生问题,会造成推出来的这些枪械种类有些繁多,不利于市场上面的推广和竞争。
而且这种快涌现出来的枪械产品,在江晨看来,很多都有些差强人意是。比如光是冲锋枪,现在已经推出来了十来款了。说是十来款,但在性能上面和结构上面都是大同小异,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和特点优势。这虽然是江晨所希望的,但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枪械研实验室目前展的是不错,但是科研人员有些太急躁了。忙于推陈出新,新产品的种类很多,数量也很多,但是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质量。当然这不是说这些枪械的质量都不行,依靠着严格的生产检验监督体系,这些年B17厂还没有过一件残次品或者说有问题的零部件露出工厂的大门呢。
江晨所说的质量,其实是说的是它们本身的设计上面的质量,而不是生产质量。或者说,那就是目前枪械研实验室所有科研人员所欠缺的一种工匠精神。这些科研人员现在都太心浮气躁,太追求投入少、研周期短、见效快了。虽然是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江晨认为他们更需要一种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这个世界太大了,这个行业也同样很大。只有坚持“工匠精神”,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这样的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这样的品牌才能得到用户的信赖。这样的企业才能长远的做下去,在众多品牌中屹立不倒,傲视群雄。8
第九百三十九章小口径加特林机枪概念
对于枪械研发实验室,江晨也只能这样了。至少在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了。只能是在目前的基础上,除了要继续创新意外,还有注重品质,追求极致。也就是说接下来,枪械研发实验室将不会那么急于推新,追求数量。而是会逐渐消化目前已经推出来的这些枪械,从中选择一些性能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枪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优化,拿出一款真正能够代表枪械实验室水平的枪械装备。在这些工作完成后,实验室也将继续创新。不过为了保证质量或者说秉持‘工匠精神’,未来实验室将走精品路线。虽然内部还保持这百花争鸣这种自由竞争状态,但是这些研发出来的枪械装备将不会直接推销到市场上。而是会进行内部的竞争比赛,只有性能优异,并且得到认可的枪械武器装备才能走出实验室投入量产,最终投向市场。虽然这样研发成本会非常的大,但是这种坚持在江晨看来是对的。虽然短时间内会丧失一部分客户和市场,单纯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
而且,在枪械研发实验室,江晨也又一次动用了它的金手指。这一次江晨把目光看向了加特林这款大杀器。之前加特林这个研发项目组,也做出了几个改进型号。比如从最初的六管,增加到八管,到最大的十一管。从最小的毫米口径,上升到毫米口径,再到毫米的口径的加特林速射机枪。当然了,研发团的不满足于此,为此还开发了20毫米,25毫米,30毫米的三款加特林速射机炮。其射速也从最初的每分钟六千多发,到现在每分钟能达到一万多发了。
人们总是这样,总在追求最大,最强,却忽视了小的那些方面,其实有时候小比大的更有意义。这次江晨就打算反道而行之,决定开发口径更小小的加特林机枪。目前研发项目团队研发出来最小口径的加特林机枪,应该是毫米口径了。这其中还分为了三种,一种是使用北约标准的×51毫米dàn • yào的,而第二种呢则是专门为使用苏系枪械国家和军队所准备使用的×39毫米dàn • yào的。而第三种呢,则是×54毫米的dàn • yào的。这个口径的dàn • yào一般专门供机枪所使用,因为它的装药量更多,所以射速更高,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而江晨所打算开发的则是这个毫米以下的口径。目前他选择确定了两个口径,一个是北约的毫米,一个是我们已经进入实验阶段的毫米口径dàn • yào。当然了,这这两种口径还分为步枪但和shǒu • qiāng弹两种,江晨也是这么要求的。在他看来,加特林的优势就算射速高,火力猛,而缺点那就是射速太高了,dàn • yào的消耗量大。而未来作战,远距离一般都是装甲车辆或者说重型装备之间的交火。而近距离呢才是步兵之间的火力接触,所以这个距离一般都在两百米之内,也就是重型支援火力的盲角之内。所以大口径子弹在这个距离内完全就是一种浪费,何不减小口径来增加它的携弹量呢。
而且这样小口径的加特林机枪,也会大幅度的缩小尺寸和减轻重量。这会使得原本一个人很难掌握的加特林机枪经过改进后就个单兵甚至是单手进行操作射击。也就预示着这种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完全可以装备到需要火力支援的班组或者小队,在战争中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而因为缩小口径所大幅度增加的携弹量,也会使得这款加特林机枪来摆脱因为射速过快而使得dàn • yào快速消耗殆尽的尴尬。
看着项目研发团队所有人眼前一亮,江晨心里默念,对不起了,我再一次剽窃了你们的成果。其实这个思路也是江晨后世看到老美军火商所推出的一款小口径加特林机枪的所联想出来。而且江晨做的比他们还绝,不但是要研发出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加特林机枪,还准备研发出更小的装备shǒu • qiāng弹的加特林机枪。江晨相信这两款加特林机枪被研发出来后,肯定会引起轰动的。尤其是后面这种使用shǒu • qiāng弹更小体积和重量的加特林机枪,可以说是特殊人员或者说特殊部门的最爱,而装备这种杀器的特殊人员再也不用拿着一把shǒu • qiāng来躲避敌方的追捕了。一想想,江晨还有点小激动呢。他现在有点迫不及待的拿着这款枪来突突一梭子了,至于目标就防弹背心了吧。谁说防弹背心能够防住shǒu • qiāng弹呢,那就那这款杀器来试试吧,就算是打不穿,那震个肝肠寸断还是可以的。
技术研发中心的主要成果应该就这么多了吧,当然我说的是主要。除了这些外,其实还有一款重量级武器装备,那就是卡车炮。这的确是重武器,因为上十吨呢。关于这款装备,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一切也都在进行之中。这是一个三方合作的产品,目前西部公司那边,正在对车体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包括加装更强马力的发动机,强度更高的车体以增加它的负重和扛压抗震能力。另外还要对车身或者说驾驶室和dàn • yào存储仓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原本的驾驶室和dàn • yào存储仓只不过是进行了加固。而新的驾驶室和dàn • yào存储仓将会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这会提高这款卡车炮的战场生存能力,使得它更适应于战场环境。
而火炮的研发生产商B507厂也在进行改进,把目前使用的一百二十二毫米和一百二十毫米,改成一百五十五毫米的重炮口径。别看只是把将口径增加了三十多公分,可是在技术上面却难了好几倍。尤其是要装备到卡车上面的火炮,必须要控制好重量。对于火炮这东西,重量的减轻就意味着强度的下降。所以B507厂那边要在限制火炮重量的前提下,增加火炮炮体的强度。以应对火炮发射时候对炮体上面的作用力,防止火炮炮体发生损坏。而且还有这个火炮的使用寿命,不能因为减少重量就使得火炮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的缩水。使得原本能打两千发以上炮弹的火炮,在减轻后就打上一两百发就损坏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虽然B507厂抱怨连连,但是在江晨的坚持下,那边只能是咬牙进行技术攻关。对于B507厂来说,今年防务展上面所获得的上千万美金的分红绝对是他们最好的动力。受够了穷日子的他们,怎么能不把握这个绝佳的机会呢。所以他们一边骂着,一边还是在麻利的干着。虽然有些不开心,但是还是得受着,谁让江晨是他们的财神,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呢。
第九百四十章SiliconValley,硅谷?
“都准备好了吗?”江晨冲着旁边的东子问道。
“准备好了,会议在十分钟之后准时进行。”东子点点头兴奋道。
这次一场由B17厂,西部工业公司,兴民公司,以及旗下的实验室负责人和科研代表们,再加上安西的十几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与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部分优秀学生代表,最后则是安西的相关领导与省上拍下了旁听的代表,总共三百多人,集中在西部工业公司的一个小礼堂里面。而这场会议的组织方或者说发起者江晨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来开启一个新的大项目,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这些公司实验室,大学与地方上面全部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呢开展创新科研,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共同进军高精尖产业领域。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利用这个有机结合整体来带动整个南山的经济发展,或者说是整个安西甚至是整个秦省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安西方面和省上对这个会议这么重视的原因。他们不在乎江晨他们搞什么高精尖研究,但是他们却看中了这些研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所以才会如此的热心的。而这次的这个会议,安西地方方面可以花了不少的力气。
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是起立唱国歌,然后呢则是安西方面领导的讲话,然后是省上代表宣读省上领导的贺信。再然后呢则是相关领导对于这些年安西和各个大学以及南山这边合作所取得的那些辉煌成绩,并对这些成果呢进行了肯定。最后还希望大家这次能够精诚合作,努力再创辉煌,并且还表达了安西地方上面和省上大力支持的决心。接下来就是部分代表的发言,比如B17厂的东子,其实是江晨不愿意在这上面费什么口舌,而是把这件事情扔给了东子。还有各个实验室或者大学里面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学者代表的发言。反正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结束,然后呢安西的领导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见时间不早了,江晨让工作人员先安排大家去公司的餐厅就餐,然后休息一会儿后再进行会议。没办法,面对会议上面的这些东西,江晨虽然有些反感,但是还是得接受啊。谁让人家是领导呢,尽管江晨不在乎这些什么领导,但是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休息时间很快就过了,众人在公司的餐厅里大饱一餐然后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后,又重新恢复活力。看着在座的众人在下面接头交耳乱哄哄的,负责大会组织的东子对着话筒咳了两下然后冲着众人说道:“好了,大家都休息好了,咱们接着开会。下面有请这次会议的发起者,西部工业公司的总经理江晨同志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啪啪啪、、、听到东子的话,下面的众人总算是停止了讨论然后齐刷刷的鼓起掌来。对于江晨,这些人都很熟悉,当然在南山这是不用说的。而在整个安西的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