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 喜事 三
“嫂子你……还会想念故乡吗?”
这话有点没头绪,阿福想了想:“会想念的吧?我在京城出生长大,和你一样也没有离开过京城。这一去山高水远,自然会想念京城……更会想念京城的人。”
李馨轻轻点了一下头。
“娘。”
阿福拉着李誉的手:“姑姑要出嫁了,你也送送她。”
李誉小声说:“姑姑,你放心,师傅是个好人,会对你好了。”
李馨的声音带着笑意:“要是他对我不好呢?”
“那我和皇帝叔叔不会饶过他!”
李馨笑得肩膀轻颤:“好,我等着我的好弟弟好侄儿替我撑腰。高英杰才没那个胆子欺负我,我不欺负他就不错了。”
忙碌到李馨出了宫‘门’,天已经是正午时分。阿福有些困乏,轻轻‘揉’着额角。李誉有些紧张地问:“娘,你不舒服?累了吗?”
“没事,歇会儿就好。”
“我去找爹过来。”
“你妹妹呢?”
“妹妹在皇帝叔叔那里,她揪着叔叔的‘玉’带不放,我都抢不下来。”
阿福疲倦的笑笑:“你妹妹比你小时候顽皮多了。”
“是么?”
“嗯,你小时候很乖的,也不知道你妹妹怎么这么顽皮好动。”
李誉跑出去没一会儿,果然牵着李固的手回来,李固怀里抱着已经睡熟的李柔。
李誉很有长兄风范,体贴母亲,照顾父亲,爱护妹妹,阿福能期望的所有优点他都有。
“觉得怎么样?歇一会儿,我们回府。”
阿福点点头:“好。”
李固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搂着妻子。阿福仰起头来,在他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你今天也辛苦了吧?”
“阿馨这次婚事没太多繁文缛节,没什么可张罗的。”
李誉扯着阿福的袖子,也挤到软榻上面,指着脸颊说:“娘,我也要。”
阿福笑着在他还有些胖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下:“好,一人一下,这下公平啦。”
一家四口挤在不算宽的软榻上,阿福听着远远的鼓乐声鞭炮声,透着一股子喜气洋洋。也许她听错了,李馨已经走远了,鼓乐声和鞭炮声不会再传到耳边来。
“娘,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等雪化一化,路上会好走些。小誉等不及了?”
“舅舅说右安郡很好,能看到海,海很宽,很蓝,看不到边。我们可以坐船,我还想见见外番的那些夷人,听说他们长得很奇怪哦……”
他眼睛闪闪发亮,带着憧憬和向往。
“你舍得京城,舍得你皇帝叔叔?”
“皇帝叔叔让我常给他写信,看到什么新鲜事儿就写下来寄回京城告诉他,他说,借着我的眼睛,我的笔,他也就能够看到了。”
阿福觉得有些心疼。李信就像她的另一个孩子。如果说离开京城她有不舍,那么她不舍的就是京城的人。
不过,有刘润在,李信应该会被他照顾的好好的。
阿福轻轻靠在李固肩膀上,李固拍拍她的肩膀:“不用这么小心翼翼,我肩膀结实得很,你不用怕把我给靠垮了。”
一个小脑袋钻进他们两个之间,李柔不知何时醒了,她头上扎着两条小辫,系着小簇的红绒‘花’,皱着眉头张开小嘴打了个哈欠,含含糊糊的喊:“娘,爹……”
李信不满的凑过来:“还有我。”
李柔睁开眼,认真的瞅了他几眼:“哥哥……”
“哎。”李誉笑着答应了一声,眉开眼笑的说:“来,哥哥抱抱。”
李柔扭过头去,把他晾在一旁,一头扎进阿福怀里:“娘,抱抱。”
李誉抱不到妹妹,小脸儿揪成一团闷闷不乐。不过他想了想,又从袖里‘摸’出彩纸扎的‘花’球来逗她。小孩子喜欢鲜‘艳’的东西,李柔顿时被吸引了,李誉终于成功的把妹妹从阿福怀里“骗”到手,抱着她站在‘门’边,指着外头的假山柳树跟她说话。树上系着红绸,还有未消融的积雪,红白‘交’映分外明‘艳’,阿福担心他俩会受风寒,她想起身又被李固揽住。
“没关系,让他们玩儿一会儿吧。”李固低声说:“咱们有好些天没这样坐一起说话了吧?”
“忙着收拾,忙着喜事……”阿福侧过头想了想,不知怎么她忽然想起李馨刚才问她的那句话。
有点奇怪,她还没离开京城,李馨刚问她“还想念家乡吗”?这话问的,似乎另有玄机。
阿福有些困倦,昏昏沉沉地想,李馨她,是不是猜着什么了?
是的,从另一重意义上来说,她们的故乡都不在这里。
这儿对她们来说是异乡。
可是……
阿福握着李固的手,她觉得心里很踏实。院子里李誉被李柔揪着头发,嗷嗷叫着快放手。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吾心安处是故乡。
她的家在这人,她关心的人,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都在这里。
这里就是她的故乡。
京城也好,右安郡也好,故乡也好,异乡也好。
阿福闭上眼,‘唇’边‘露’出浅浅的笑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