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归途在即
秦亮扶了他一下,不过有些话不好说出来:朝廷执政者想提拔的人,即便没有大功、也总会有理由。但若一个人只有功劳、定没什么鸟用,搞不好还要被人挵死。
从邓艾面前走过,秦亮又看向马隆:“孝兴此次是漂流西汉水的前锋,累功可以去扬州做刺史了。”
马隆瞪圆双目,用力抱拳道:“仆谢大将军恩赏!”
秦亮这才回顾左右道:“今日并非论功行赏,不过我军新据有蜀地、须要立刻安排职责,免得误了公事。封赏是朝廷的事,应有封爵食邑。”
诸将纷纷附和,“大将军言之有理!”“大将军为辅政大臣,自当为朝廷分忧。”
实际上秦亮也没有说错,官职本来就会时常调整,包括品级高低的变化、也是正常情况,并非都是因功晋升或罪责贬斥。朝廷封的爵位或许更重要,食邑的收入往往能超过俸禄,关键是可以世袭!
以魏国的情况,今天是凉州刺史、明天就可能回去做尚书了。而爵位食邑却不同,增邑削减都有功过理由,相比之下更加牢靠!
秦亮又道:“比如志为(潘忠)、仲若(文钦)在涪县之役中功劳也很大,因要居守原职、等待朝廷安排,此时便无须多说。我回洛阳朝廷之后,再为大伙请功。”
潘忠侧目看了文钦一眼,率先说道:“治军、部署皆由大将军,末将不过是奉命执行大将军的军令,实不敢居功。”
涪县之役时,正是潘忠部最先突破蜀汉军中路,他不过是说得谦虚罢了。文钦斜着眼睛回应潘忠的目光,现在果然不好再说什么。
只要没有当场吵起来、秦亮便不用在意,他只说道:“上了奏表,太后与诸公自有论断。伐蜀之战既已结束,仲若便先回凉州管好兵马,等着调令。”
文钦拜道:“喏!”
这时秦亮看了一眼外面偏西的太阳,遂道:“稍后诸位去阁楼厅堂,一起吃晚饭罢。”
于是傍晚时秦亮又与诸将宴饮。不过食物比较简单,有酒有肉,几道菜便可以算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