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134章
她的所有希望,早就已经在认识到天地之大无以为家时破灭,在暗室里呆的太久,即便她想抓住光,她也没有伸手的能力了。
秦九龄一句问话,让何璇陷入沉思,沉默在屋中蔓延,薛满堂和钟婉宁对视一眼,两个在战场上厮杀的女将,此刻均有些手足无措。
就算她们再粗心,此刻也察觉到何璇心情不佳了,连带着秦九龄的心情似乎也不好。
钟婉宁端起一旁的酒喝了一口,壮了壮胆子,咳了一声清嗓,问道:“何大家不是更擅长琴曲吗?不如给我们奏一段古琴曲可好?”
何璇点头,轻轻放下怀中琵琶,在琴桌上摆放好古琴,素手轻拨琴弦。
古琴的声音若天地悠悠,似是自上古传来的圣人之音,淡而悠远,能涤荡人心他晦暗,叫人拨开云雾见青天。
秦九龄知道,刚刚的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拒绝。
她听着袅袅琴音,看着优雅抚琴的女子,似是穿过了二十年,看到了过往的时光。
何璇曾是名动京城的名姬,那时的她是何等意气风发,与杨运相交,于闺中指点寒门状元的学识。
那时的她,肯定不会因前路艰难,而退缩,甚至愿意折下风骨,违背内心所愿。
秦九龄之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离开教坊时,沉默的掏钱,来教坊听何璇弹两首曲子,花了秦九龄大半个月的俸禄。
这还是现在教坊人烟稀少,同时何璇已经不是名姬,而是一位教习,若是教坊人多时点一位名姬,顷刻之间便能让一位寒门出身的朝中清官散尽家财。
由此可见,杨运当年说是寒门出身,实则家中很是有底蕴,至少在钱财上没有亏待过他。
怪不得后来杨运根本无力反抗家族,他与家族本就互惠互利,只是最后还是苦了当年与杨运谈婚论嫁的何璇,因为那一场无疾而终的爱,将自己困于教坊中。
秦九龄认为何璇让她很失望,她交了钱就走了,钟婉宁正好有了些对付母亲的新想法,也随之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