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定安女帝 > 第95章 第95章

第95章 第95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远在千里之外的定安城,年关刚过,城里张灯结彩,街上行人不少,码头依旧热闹,来往的人们身上穿着新衣,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气。

他们当然高兴,最近朝中的消息传来,定安公主继承皇位,以后他们就是帝王封地。

皇帝的封地,各项税收都会减少,而且如果有什么好事,皇帝肯定会想着定安,虽然他们定安离得远,但以后那也算是天子跟前了。

不对,应该叫天女?反正不管怎么叫吧,对他们来说,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于他人口中说大庄出一个女帝,是罔顾人伦,颠倒阴阳什么鬼话,百姓表示,他们才不管呢,以前定安公主在定安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过得挺好。

显而易见,公主治世之能不弱,也非昏庸君主,那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百姓们想得开,天高皇帝远,他们更在意眼前的事情,可那些以入朝为官为目的读书的学子们,却没那么容易消停下来。

沈罗珏称帝,周溶月高兴的不行,同时也忧心天下悠悠之口。索性紫罗县离定安很近,借着地势便利,她每日都能拿到定安城所有新消息,

周溶月很重视天下人对沈罗珏继位的态度,这些人的态度决定了她之后还要不要用那个人。

除了看一下未来人才们能不能用,周溶月还有一件事极为苦恼。

去年沈罗珏留下的一众女官,经过一年的苦读,已经颇有成绩,只是紫罗县学问高深的先生实在太少,藏书也不够丰富,她们近期进步的速度在减慢,已经陷入了无人可问无处可学的窘境。

周溶月心知,春闱时陛下多半会有动作,以沈罗珏的行事作风,允许女子进行科举是迟早的事,她需要未雨绸缪,尽快培养出一批女子来。

紫罗县靠着明面上的琉璃作坊与布庄,县中钱财颇丰,也造了县学,可西成经过之前的叛军作乱,人才凋敝,周溶月拿着金子都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她只能将目光投向属于东成的定安城。

周溶月可不想找个迂腐的教书先生回来,因此她非常关心那些能争取过来做先生的学子对沈罗珏称帝一事的态度。

腊月初,新皇登基的消息传开,天下读书人都沸腾了。

随后各地大儒纷纷认下沈罗珏为新帝,大儒们多少和世家都有些关系,大部分在安宁的世家都愿意尊沈罗珏为帝,他们当然不会说什么。

只是年轻的学子们无法接受,年轻气盛者写诗痛骂,还有的直接说不愿再念书,不想低女子一头。

写诗痛骂者与不愿读书者同时实现了愿望,前者被抓起来,盖上叛乱之名,直接判罪,严重者便要下去陪他认定的君主齐王或献王了。

后者真的不用再读书了,哪怕读书,也没有一个公卿敢举荐他。

沈罗珏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还在意那几个想撞南墙的家伙呢?

知道闹太大,新皇不会心慈手软后,事件就渐渐平息了下来,大多数人还是想好好活着,并不想为了一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皇位瞎折腾,况且折腾还没有好名声。

只是作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书山学院的学子争执并没有简单落下帷幕。

主要原因是即使定安城有公主府,也没人敢直接到书山学院去抓人,再加上这些学子聪明,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作诗作赋去闹,闹得众人皆知。

他们一开始只是心里暗暗反对,私下做些含沙射影的诗,后来出现了一个人,他号召反对沈罗珏为帝者站出来,大家好好谈谈,新皇究竟可不可为帝。

毕竟他们以后会为新皇卖命,若是心中不认新皇,他们这书读得憋屈,日后不过白白浪费光阴。

此人名叫冯归。

周溶月一开始知道书山学院出了个学子号召他人的时候,以为这人是要造反,后来她越看事件的发展,越觉得不对。

这冯归,要说他坚决反对吧,他平日里态度挺坚定,还召开诗会,在诗会上与人辩论,每每都是站在沈罗珏不堪为帝的立场上。

可要说他真的很反对吧,周溶月又不太确定,因为别人闹事,事情是越闹越大,说服的人是越来越多,可在冯归这儿,一切都反过来了。

他每次一辩论,认为沈罗珏可以为帝的人,就变多了。

坚定支持沈罗珏的人,主要是曾在公主府当职过的学子,他们得过沈罗珏好处的,自然为沈罗珏说话,认为皇帝乃是天选,掌天下公权者,非昏庸无能之辈即可,男女不是他人忤逆皇权的理由。

大部分的反对者认为,女人当皇帝,古来未有之事,而且定安公主上位手段过于狠绝,绝非仁善帝王,多半是个暴君,暴君即便不是昏庸君王,那也不是个好选择。

只是后者的说法在冯归一遍遍提出后,被许多人驳了回去,先不说太上皇当年登基就是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就说皇室那么多子嗣,大部分都是死于齐王献王内乱,于新皇有何干系?

起初这样的言论并不多,朝廷对外的消息是说献王和齐王内乱,斗了个两败俱伤,沈罗珏算是捡漏。但那么多年齐王献王都没斗出个结果,在一方弱势,直接入狱的情况下鱼死网破了,明眼人自然深知其中猫腻。

可朝廷给了“真相”,只要是还想当官的,谁敢说这是假的?若皇室还有直系男子活着,他们还能拥新皇,现在一个皇子都没了,总不能让太上皇再生一个吧?

以新皇的性子,他们今天敢传出让太上皇生皇子的话,明天太上皇就能驾崩。

在冯归主导的一次次辩论中,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朝廷的言论,也渐渐觉得女子为帝不是不行,反正沈罗珏以前来管理定安时,做的挺好,当外朝监督的那段日子,还揪出来过几个中饱私囊的蠹虫。

京中还传出消息,说新皇上位第一件事是督查救灾银子有没有落到实处,让百姓于冬日不必再受冻毙之罪,可见是个心怀天下的君王。

在书山学院读书的学子们,大多数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他们辛勤所学,除了想让自己过的更好,同时也想让天下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现在书山学院已经很少有人再说反对沈罗珏了,大部分人甚至还会主动为沈罗珏说好话。

在此情况下,最坚定的冯归也渐渐不再开诗会,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被一个消息炸开锅的书山学院,就平静了下来。

周溶月了解完事情始末,只想起了沈罗珏曾说过的一句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