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但是他们又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让沈罗珏不满,别看沈罗珏表面看着就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和和气气的,实际上她是怎么上位的,安宁城留下来的官员都清楚。
她可是杀了自己所有兄弟,连堂兄弟们都没有留下啊!她笑的有多美,多无辜,下手就有多狠!得罪她的后果,看尸首分离的齐王献王,以及被软禁在宫中,天天昏昏沉沉的庄帝,就知道了。
父子俩合计了一下,打算和朱瑶彧说一声,朱瑶彧每日都被沈罗珏召入宫中,显而易见的受宠,他们也想通过朱瑶彧影响一下沈罗珏,让沈罗珏不要盯着小事不放,坏了大事。
朱瑶彧得知父兄的想法后,十分惊讶。
“父亲,兄长,你们真的觉得,陛下只是在盯着小事?”
面对朱瑶彧的反问,朱尚书令没有说话,他看向朱善,等大儿子发表见解。
朱善不是和沈罗珏第一次见,以前沈罗珏做外朝监督,也是干过实事的,说来也就是前段时间。
“瑶彧,为兄曾与陛下同朝,那时陛下为外朝监督,心中便十分注重民生,经常去户部与工部两处。”
沈罗珏去户部是为了税收,去工部则是看看每个地方的水利工程和目前的农具,那时候沈罗珏还揪出来几个蠹虫。
贪小财,沈罗珏不会管,但是敢吃大头,那她非得把那人扒一层皮不可,那时齐王献王斗的狠,这些大肆敛财的家伙多半是两党其中一党的,沈罗珏每次都是借着另一方的力,把人给端了。
只是她那是做事太急,露了端倪,让身为百官之首的朱尚书令发现了不对,这才有了后来朱尚书令试探她,xià • zhù压她的事情。
毕竟一个熟练运用借力打力,达到目的还不牵连自身的聪明人,还是很有押宝必要的。
话说远了,此时朱善说这话,听在朱瑶彧耳中,就是沈罗珏太过于注重民生,这才出了个昏招,登基第一件事就去抓民生了。
世人多追求虚荣,注重繁文缛节,沈罗珏本来就是公主,她应该在上位后赶紧昭告天下,收服百官,消除女子登基带来的劣势,而不是去看那些微不足道的泥腿子。
朱瑶彧如果没有去紫罗县当过官,没有和沈罗珏下过地,她可能会和朱善是一个想法。
“兄长,你熟读经书典籍,又曾为科举之魁,如今官拜中书舍人,是朝中一等一的才俊。”朱瑶彧张嘴先是一顿夸,然后猛地说道:“可你为何连一个地方小官都不如呢?”
朱善不解,被妹妹骂了,他也没有露出一丝怒气,而是虚心听教,询问朱瑶彧所言地方小官是谁。
“她姓周,名溶月,你应该知道她,陛下曾在西成紫罗县暂留,我为陛下分忧,暂代紫罗县县令一职,后来陛下到了定安城,紫罗县县令一职,便由周溶月接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