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最后准备
白书杰没有继续浪费时间彻底改造这两款飞机,原定更换发动机的计划也停止了,因为已经决定一年后全部淘汰掉。
再说了,经过改装试验,结果比重新生产一架更浪费。所以白书杰接受了蒙恩的合理化建议,正式全面生产歼九战机。他已经想明白了,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歼九战机不会落后。
所以,白书杰正式下达了全面开工的命令,第一批数量为480架,以满足5艘航母舰载机数量为前提,然后依次更换地面战斗机中队。
武器的更新,自然带来空中格斗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首先就是飞行员对于什么时候使用航炮,什么情况下使用导弹,这都需要反复锤炼。
所以白书杰带领一帮专家,又生产了一批小型滑翔机。利用怒龙轰炸机的载重优势,飞到16000米的高度,然后一架接一架往下扔滑翔机。
歼九战机挂载训练弹,开始“攻击”滑翔机,从15000米的高度,一直战斗到1000米的低空。
在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中,根据“实战效果”和飞行员的意见,专家们随时调整相关设计,制导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命中率大幅上升。
长度3米,翼展米的1500架滑翔机全部被“歼灭”,基本训练告于段落,120架歼九战机率先具备了实战能力,白书杰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继续这样训练下去,他已经要破产了。
因为要做到逼真,滑翔机全部都是钢结构、镍铝合金蒙皮,最后全部被击落在大海里面,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巨大的浪费。因为铝制品现在的产量并不高,全部用来制作飞机了。
这种不计成本的训练,小鬼子根本实现不了。也只有白书杰这种来自后世,把人命看得最重要才会采取这个决定。
虽然包括所有的专家在内都反对,但是白书杰就是皇帝,一言九鼎:“你们应该知道,培养一名飞行员,浪费的资源更大。再说了,铝镍合金没有了,还可以继续生产。人命没有了,那就只能等下辈子。下辈子究竟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白书杰的这种训练模式,结果这第一批120名歼九战斗机飞行员,后来都成为世界顶级王牌飞行员,为白书杰打下了整个江山,威震全球。这都是后话,略过不提。
经过白书杰批准,第一批120名歼九飞行员,每一艘航母分配12名。另外60名作为陆基战斗机飞行员的种子,在承担战斗任务的同时,作为歼九的飞行教官。
1941年6月22日,苏联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全面进攻伟大的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