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都不过年
三个战斗班都是十二人,班长配备驳壳枪,一挺机枪和八支步枪。三十六人的战斗集体,三挺机枪、二十四支步枪、三支驳壳枪。每个步兵兄弟遂行战斗任务,携带子弹120发。机枪组两人携带子弹一箱,机枪一挺。
白书杰亲自掌握的,就是殷明德和周大勇的这个机枪小组,再就是通信员史连城,这四个人一共五支驳壳枪和一挺机枪。驳壳枪的子弹目前没有补充,每支驳壳枪备弹一百发基数。
进过一番换装调整,室外训练虽然受到了限制,但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并没有停下来。白书杰要求每个兄弟都必须会操作机枪,人人都是机枪手。
在这一点上,就连熊昭德炊事班的三个人都没有落下,因为白书杰给密营留下了一挺机枪,同时另外配备了两支辽十三式步枪。一旦战斗部队出去了,密营就剩下炊事班的三个人。万一被敌人发现了,有机枪掩护的话,冲出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在东北这旮旯的江湖行话,机枪就叫做喷子,意思就是一喷一大片。炊事班两支步枪、一支驳壳枪,再加上一挺机枪,十来个人肯定挡不住。
作为理论课程,白书杰并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他讲授的战术课程,就是林帅的“三三制”。也就是一点两面,一组两队。不过,白书杰重点强调的,就是“一点两面”,这是班长们必须过关的内容,阵地战、攻击战都必不可少。至于一组两队,白书杰简单讲了一下,并没有过多强调。
按照他的说法:“老子又不占地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无事找事,我攻城、攻坚干什么?就老子这三四十人来,几十条枪,顶个屁用啊!打个伏击,摸个老窝还行,真要摆开阵势和小鬼子的大部队较劲,老子还没有这个本钱。能和林帅相提并论吗,他手下可有一百五十万大军!”
居于这种指导思想,白书杰针对当前形势下的对敌斗争,重点强调了两个“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再加上“让开正面,占领两厢;诱敌深入,各个歼灭。”
这是游击战最经典的描述,简直就是兵法圣典!讲解现代兵法,如果离开了毛伟人,那基本上都是放屁,还属于臭不可闻的那种。
不过,白书杰这么一讲,可就把毛伟人的两个“十六字方针”提前了七八年。不知道会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就这样一来二去,新春佳节就已经为时不远。为了密营的安全起见,白书杰让三个战斗班都出去活动活动,适应一下林海雪原的气候。借此机会也了解一下外面的动静,看看敌人是不是都在准备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