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银票
杨嗣昌不理会三国国书一事,一方面,他觉得南洋离大明太远,不足以影响大明的局势,尽可以交由林纯鸿胡乱折腾;另一方面,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崇祯十一年中秋,陈奇瑜带领范永斗秘密进京,下榻杨嗣昌府郜汇合李多义后,与杨嗣昌日夜密谋发行大明钱钞一事,致使大明钱钞如箭在弦,势在必行
陈奇瑜,山西保德人,曾任洛阳知县礼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陕西右参政南阳分守道延绥巡抚六省军务总督,其资历足以傲人,其权势曾经显赫一时然而,因剿杀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时,剿抚失据,被惩戍边
陈奇瑜实质上代朱由检受过,崇祯九年时,经赦免返回保德,开始了家居生活
保德这个地方,离朔州不远,地处蒙古与大明交锋的前线,哪有什么安稳的家居生活可享受?再加上陈奇瑜与晋商联系紧密,精通财计,迅速引起了杨嗣昌的注意
杨嗣昌派心腹与陈奇瑜接触一番,双方认定,钱钞发行利润丰厚,涉及大明的长治久安,绝不能掌握在林纯鸿和范永斗手中
有了这个共同点,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对大明的财政体系进行疏通完善,彻底改变大明入不敷出的窘局双方经过密谋后,率先将矛头指向了范永斗
范永斗与陈奇瑜的交情非同一般,或者说,范永斗一直将陈奇瑜视为保护神刚开始,陈奇瑜以大明皇商的诱饵试图说服范永斗放弃与满清鞑子的秘密贸易,范永斗颇有点犹豫
见范永斗一时难决,陈奇瑜直接抛出了杨嗣昌的计划:发行钱钞
范永斗对钱币一块颇为精通,知道票据这玩意迟早要过渡至钱钞,要不是的朝廷打压,早就想发行钱钞毕竟,朝?
?拿荆州无可奈何,想治他还是轻而易举
现在杨嗣昌想发行钱钞,可谓正中范永斗下怀两人一拍即合,范永斗最终下定决心从辽东撤资撤人,完成华丽转身,由满清皇商转变为大明皇商
范永斗建议拉上李多义,一同设计大明的钱钞,这让陈奇瑜对范永斗刮目相看
李多义干过票据,在江南根深蒂固,能拉拢李多义,当然对推广钱钞有利,可是,李多义与范永斗有仇怨的
范永斗能不计前嫌,只考虑做事,这让陈奇瑜对钱钞的成功多了不少信心
刚开始,李多义倒是非常热心,陡然注入巨资后来,林纯鸿在山东大胜,李多义又犹豫了,幸亏杨嗣昌通过史可法耐心劝说,李多义方才最终下定决心这也是崔玉儿监测到李多义资金往来异常的原因
至于钱钞发行如何推进,这是杨嗣昌和陈奇瑜的事,范永斗李多义所负责的无非是一些技术上的事,如防伪发行量本金率等等方面
按照范永斗的设计,大明户部发行的钱钞命名为银票,以境内普遍流通的大圆作为本金,并规定,任何手持银票的人,均可在户部及一些机构兑换与面额相同的大圆和铜钱,亦可使用银票来缴税
银票的面额分为五种,十分之一圆十分之二圆十分之五圆一圆十圆
银票与金票有着显著的不同,以大明最为盛行的大圆作为本金,面额的覆盖范围也比金票广从中,足以看到范永斗的智慧
在范永斗的考虑中,黄金并不是大明普遍流通的重金属,兑换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金票面额过大,普通人根本难以持有银票显然克服了金票的上述缺点,推广起来应该不难,很可能不会遭到林纯鸿强烈反对
杨嗣昌和陈奇瑜都是识货的人,一看到范永斗的设计,便点头认可,顺便允诺范永斗x斗,可依托官府的力量,将他的票据推广至大明各地
正当杨嗣昌陈奇瑜范永斗和李多义志得意满,准备出手发行钱钞时,忽然得知,林纯鸿在报纸上大肆造势,意欲出售荆州名下的重工坊!
杨嗣昌和陈奇瑜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范永斗李多义则叫苦不迭杨嗣昌和陈奇瑜慌问其故,范永斗道:“使用银票最多的人,莫非商家,要想银票得到承认,首先需要得到商家的承认目前,大明境内交易最为频繁之地莫过于荆州和江南,荆州自不必想,我们不能消林纯鸿拥护银票,江南则不一样,是我们的重点推广地区现在林纯鸿大肆售卖工坊,很可能会抽空江南的大圆!”
杨嗣昌和陈奇瑜惊问道:“区区工坊,就能抽空江南的大圆,是不是有点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