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汝窑天青瓷
绝对实力抵抗不了,科奎拉又寻求软实力对抗。
科奎拉将目光放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范·迪门及葡萄牙马六甲总督马蒂诺身上,试图联合荷兰和葡萄牙共同应对林纯鸿的威胁。
荷兰人早就听闻了“南洋乃大明之南洋,绝不允许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这句话。最初,荷兰人对林纯鸿这话嗤之以鼻,他们虽然在料罗湾大海战中遭到了失败,但并未伤筋动骨,实力依然很强大。他们相信,在远洋作战中,他们只需要动一下小指头,就可以将林纯鸿碾得连渣都不剩。
但是,到了崇祯八年底,林纯鸿令属下将四艘三层甲板战舰开到热兰遮城附近耀武扬威后,荷兰人方才认识到,林纯鸿虽然近期对巴达维亚威胁不大,但长此以往,必然威胁到他们在南洋的利益。
当前,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彻底将林纯鸿的海军剿灭。于是,科奎拉与安东尼一拍即合,达成了共同应对林纯鸿的协定。
至于葡萄牙人,最近有点惨。先是澳门被林纯鸿夺占,葡萄牙失去了在中国大陆贸易的优势地位。旋即,日本锁国,禁止与除了郑芝龙及荷兰人以外的人进行贸易,葡萄牙人又被赶出了日本市场。
日本为何单单选中了荷兰这个西洋国家呢?这曾让海军军情处疑惑不解,在一番调查后,又在林纯鸿的提示下,方才明白,荷兰乃新教国家,对传教的兴趣不大,幕府认为荷兰不会威胁到他们对日本的统治,况且,荷兰人还帮幕府镇压了天主教组织的岛原起义,得到幕府的信任。
葡萄牙人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几条黄金航线就此断绝,也加入了科奎拉组织的统一战线,希望打败林纯鸿后,重新夺回澳门。
实质上,这三个国家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任葡萄牙国王,完成了对葡萄牙名义上的吞并。不过,西班牙自诩为天主教的守护国,为了得到教皇的认可,声称此次吞并是继承行为,《阿尔卡索瓦斯条约》继续有效。于是,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控制权并未易主。
腓力二世要求葡萄牙废除与英格兰的百年同盟关系,但遭到了葡萄牙的拒绝。此举成了1588年大海战的导火索,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海战中惨败,致使西班牙的衰弱愈发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