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声东击西欲设伏
曹操嘿嘿一笑,指着最中间的人群说道:“文若无需担忧,且看看那边!”
荀彧和荀攸同时望去,脸上顿时充满了惊讶,原来队伍中间赫然是一群老弱病残!他们立即明白过来,既然看守军营的这些老弱病残出现在这里,那么替换他们进入军营的显然就是那些精锐士卒。若是有人胆敢趁机作乱,那可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叔侄二人悄然对个眼色,眼中都有些不悦,主公竟然瞒着自己二人做了这件事!
夏侯渊冷笑道:“近些日子某抓获了不少奸细,顺藤摸瓜查出了那些和他们勾结的人,若非孟德仁慈,某早就大开杀戒了!”
荀攸拱手道:“主公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荀彧却皱眉道:“主公,如今人心浮动,应该以安抚为主,不可杀戮过重啊!”
“文若多虑了!”曹操摇摇头,淡然道:“吾已经给了他们机会,只要他们不做死,吾就会放过他们一马!此事暂且不提,文若,你说咱们这次能否截住公孙瓒父子?”
荀彧暗暗叹了口气,沉声道:“绕过山阳郡通往冀州的道路就这么两三条,除非公孙续忽然改道,否则必定会一头撞进主公的罗网!”
曹操喃喃道:“但愿上天护佑,公孙续不会改道而行!妙才,你带五千人先去伏击的地点!”
“喏!”夏侯渊抱拳答应,点起五千精兵率先向南奔去。
昌邑和山阳之间有一个叫跃马原的地方,距离昌邑城大概二三十里,那里地势平坦,道路附近的河流和树林却很多,大队人马很容易就能隐匿行踪,是个绝佳的伏击地点。此前商议的时候,荀彧等人不假思索就提议把跃马原当做伏击地点,曹操欣然同意,为了掩人耳目才从东门出城。
夏侯渊带着先锋队伍远去之后,曹操也立即带着大队人马跟了上去。走了三里路左右的时候,他让队伍中的四五千名老弱病残就地隐藏在附近的林子里,带着剩下的人加速向前奔去。
夜幕降临的时候,曹操的大军距离跃马原还有十里左右,夏侯渊派出去的骑兵斥候已经从跃马原返回,向曹操禀报说一切正常,没有看到半个幽州军的影子。斥候还说夏侯渊将军派人继续向南搜索,一旦发现敌军行踪就会立即回来禀报。
“天都黑了一会儿了……”曹操嘀咕一句,语气很不确定的问道:“文若,莫非公孙续真的改道了?”
荀彧轻声道:“主公稍安勿躁,事已至此,唯有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曹操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件事本来就有些碰运气的意思,他只能是被动谋划,主动权却掌握在公孙续手中。若是对方真的忽然改道,那也只能是白忙活一场了!他不禁有些意兴阑珊,喝令队伍继续前进,之后的路上始终一言不发。
荀彧叔侄也没开口说话,他们并不看好这件事情,因为不可掌控之处太多,只是他们也很清楚,伏击公孙瓒父子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戌时末,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曹操的大队人马终于赶到了跃马原。
夏侯渊早就带着队伍埋藏好了,见到曹操到了,赶紧从藏身处出来相见。
曹操急不可耐的问道:“妙才,还是没动静吗?”
夏侯渊摇了摇头,语气失落道:“某已经让斥候队伍去十里开外打探了,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曹操叹了口气,无精打采的吩咐道:“妙才,让大军都藏进林子里吧,不管怎么说也要等到明天!”
夏侯渊按捺住心头的焦急,带着十几名校尉安排大部队进入林中躲藏。
曹操跳下马,指了指旁边一处数十丈的高坡,“文若,公达,随吾去上面看看吧!”
“遵命!”荀彧叔侄也迅速跳下马来,跟着曹操走上了那处高坡。
三人望着前方的山林和道路,一时间都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曹操幽幽问道:“文若,若是吾放弃兖州,又该去何处容身?”
荀彧叹道:“冀州之战尚未分出胜负,主公何出此言?”
曹操冷笑道:“文若何必自欺欺人!咱们都知道,若是今夜的拦截失败,一旦公孙瓒父子顺利回到清河郡城,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击杀他们了!刘玄德和袁公路也惨败而归,吾自顾不暇,袁本初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情!到那时,吾若是不放弃兖州,岂不是要步袁本初的后尘?吾是诚心实意的求教,还望文若不吝赐教!”
荀彧躬身道:“主公严重了!若真到了那一刻,唯有西进了!”
“西进?”曹操一怔,皱眉道:“关中是李傕郭汜的地盘,吾现在这点实力,又岂能和他们相争?”
荀彧笑了笑正要答话,却被前方忽然传来的马蹄声所打断。三人赶紧循声望去,只见一支数十人的骑兵正狂奔而来,不一时就到了近前,借着月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夏侯渊派出去的斥候。
“下去看看!”曹操也顾不得等待荀彧的回答,转身就向山坡下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