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
可若他一旦停下,重新转动金丹,孕化出丹煞时,那被磨出的缺口亦是随之合上。
张衍细想了一回,却也是暗自吃惊。
这壳膜只需浊气便能回补,而且从未跑出过躯体之外,每一分每一丝都聚在了一起,从来没有消耗过。
但丹煞损失了之后,却需要重新炼化出来,而每多一分丹煞,壳膜就增厚一分。
这意味着,修士在化丹一重境界时使用丹煞次数越多,这壳膜就越发坚厚,甚至最后会到了丹煞再多也无法突破的地步,若不及早寻找机会冲入二重境界,怕是到了最后,就永无机会了。
而那些成丹中三品的修士,之所以能闯过此关,多数是因为学了师长传下来的技巧法门,懂得如何运转丹煞,采用那刚柔变化之道。
这法门经罗书院中也有记载,张衍也是看过的,可以说是繁杂无比,包罗万象。
何等样的金丹,就有何等样的破壳之法。
这是数千抑或上万年以来,不知由多少修士摸索积累而出的法门。
其中甚至细致到应对成丹年数不同,而采用法门也不同的地步。
成丹三十年有三十年的法门,成丹一甲子有一甲子的要诀,是以身为弟子根本无需多想,只消挑了合用法门,照此演练就是了,总之不是运气极差之人,泰半能闯过此关。
张衍思虑了半晌,觉得既然那两种办法都不可行,那自己要过此关,就唯有一条路可走了。
那就是“化气成刃”之法!
所谓“化气成刃”,就是掌握丹煞刚柔运转之道,阴阳变幻之法,凝精如钢,化气成剑,最后一剑将这壳膜斩开!
这需要慢慢挪转丹煞,将其聚集一处,凝化于一点之上,此法门毫无取巧之法,就是刻苦磨练,熟能生巧罢了。
丹煞本是浩大之气,虽能任意变化,但要完全聚在一处却是极难,越是丹煞雄厚者越是难以做到,需要慢慢凝练,再一次次反复尝试,这其中不知要耗去多少心血和时日。
而正所谓力大难微,能挥舞千斤巨棒之人未必能拿起绣花针弄巧,张衍丹成一品,丹煞雄浑浩荡,要做到这一步当然更为艰难,比之那丹成二品修士要付出更多辛苦。
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却需反复运使丹煞,在这不停凝气过程中,丹煞耗去,浊气生出,这却无可避免的会使那壳膜增厚。
溟沧派之中,在他之前的两位丹成一品之士,无不是得了那秘法传承,再加上自身那一点点的运道,方能过去此门,但其过程也极是凶险,无法用言语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