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二更
刘枫倒是没听出什么问题来,娘的打算也合理,不找武将,那就只能找文臣了。
“等夫君从衙门回来,我再问问他这事儿,娘你也别太着急,小弟才十五岁,便是再等上两年也使得,而且依着女儿的意思,钰哥儿最好还是先把功名考取了,再相看亲事更为合适。”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相亲原就是一件极为功利的事情,家世、功名、才能、钱财、相貌,性情,这些东西几乎是称斤论两的放在心里做权衡。
多一项,就能重一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年底就送他回老家,甭管能不能考中,也得先试试,这次不行,那就再等一年,反正年年都有,又不像乡试、会试,三年才能等到一次,耽误不起。”
考科举不容易,但真要是做武将也不容易,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想要升迁,真的是一点一点往上熬资历。
绝大多数百姓都希望天下太平,刘夫人年轻那会儿也是这么想的,可这些年却忍不住会冒出一些可耻的念头来,要是敌国来犯、边疆起纷争,大靖朝要打仗了,老爷才能到真正的战场上去建功立业,几个儿子才有大放异彩的时机。
可是蒸蒸日上的大靖朝,不缺兵,更不缺银子,边疆的万里之外,都有大靖朝的商队。
或许再过些年头,大靖朝真的会迎来万朝来贺的盛世。
那时候就更不需要武将上战场了。
较之武将,文臣才更有前途。
更有前途的文臣·魏时,就快要忙成狗了,出去围猎这段时间,差事可全都积累着呢。
而且清吏司的差事,按照一般的规律,忙碌程度在一年里都是逐次递增的,越是接近年底,就越忙。
这也就意味着,魏时不可能再把差事往后拖了,因为后面的差事会更多。
一旦忙起来,不忙的人就会显得特别突兀,比如曹安,这位现在都没能完全上手呢,不忙的时候,魏时还能教一教、带一带,忙起来也就顾不了这个了。
三皇子也是挺闲的,居然还有闲情逸致跑过来问他算学题。
头一次被皇子找上,不是因为差事,而是因为一道跟户部差事完全没什么关系的算学题目,也是够荒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