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云舟从地上捡起那片只有拇指大小的瓷片,杜老爷子几人立刻凑在一起,用放大镜查看。
郭老:“是‘阚’字,篆体。应该是仿造者的姓氏。”
邱老等几位专家回想了一下,“这个姓比较少见,似乎没有听说过对应的仿古高手。”
他们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一般会留暗记的都是非常知名的仿造高手,如‘喻大师’、‘越大师’,自诩制瓷工艺不逊于古人,便刻上大名来彰显自己出众的技艺。
可是此人的造假技艺比所有人都高,怎会籍籍无名?
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之前仿造的瓷器都没认出来;还有一个可能是,这是他刚开始布局。
云舟更倾向于第二种。
首先,精品官窑瓷器一般会有宫廷档案记载,不会一下子冒出很多,大多是一件件出手。
其次,要做到仿制得如此相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会每次都达到如此高的仿制程度。就像宫廷一样,挑一件最好的。
而且,想要卖出高价,必须在特定的场合,毕竟市场上赝品太多,动辄上百万的瓷器想要出手并不容易。
比如,在古玩市场上出现了一件上百万的瓷器,基本不会有人买。
而拍卖行讲究传承有序,不会轻易接手来历不明的东西。
况且专家这些年的鉴定经验也不是白得的,偶尔一次打眼很正常,不会次次打眼。
只是‘阚’这个姓,云舟总觉得似乎在哪里听过?
第89章
这个念头只在云舟的脑海中隐隐划过,便被罗总冷厉的声音打断了思绪,“既然没有头绪,我回去之后自会仔细审查,也请诸位不要将今日之事宣扬出去。”
此事可谓他的奇耻大辱,平白被骗了几百万不说,还差点损了面子、沦为圈子中的笑柄!
他必然不会放过这个造假之人,哪怕掘地三尺都要将他找出来。
邱老几人立刻保证:“罗总您放心,绝对不会。”
“我以书画协会会长的名义担保,一定会守口如瓶。”
“定然不会透露半分——”
……
要说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嘛,确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