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逆袭从上元开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术?

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李治不知道的是,李贤压根就没有听他的讲述。作为一个九零后的教师,他有浩瀚的网络,可以搜索资料,所以,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他也知道的很多很多。

天人感应,说白了就是统治者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董仲舒的学说,比起弄点儿祥瑞什么的行为,简直粗暴有效,直接把皇帝给捧成了天之子。

而借助儒学作为“帮凶”,皇帝也可以偷偷摸摸地将帝王术之中的部分,糅杂进去,从而披着学问的蜜糖,把毒药送到天下人的嘴里。

只是,敢于咬破外壳的终究是少数,大家品味着蜜糖的芬芳,不知不觉间就病入膏肓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贤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追求。原本,接受雍王李贤原本的记忆的时候,他就接受过一次冲击。天下我为用,这不单单是皇帝的想法,皇家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这样的念头。

说到底,一个后世人,来到这个时代,是很难适应的。李贤甚至有点庆幸自己是一个王爷的身份,来到长安后不久,就变成了太子。不管是作为王爷还是作为太子,他都没有随便乱跑的资格。

因为不能乱跑,所以,视线也就被局限在王府-东宫-皇宫和马车里面。若是真的跟一个自由人似的,到处乱走,他估计自己会更加的难受。

长舒一口气,李贤看向外面,他现在忽然害怕起来了。待会儿李治就要讲述真正的帝王术,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教育,自己能忍受多长时间。

因为李荇等人不能靠近,所以茶壶茶杯是李治亲自拿过来的。

见李贤已经从沉思中走了出来,李治这才把茶壶放在桌子上。

李贤自然是拿起茶壶倒水。

喝了几口茶水以后,李治才清了清嗓子:“太子,咱们现在,要开始讲述真正的帝王术了。你要知道,太宗皇帝的‘民为水、君为舟’的说法,很清楚的展现了皇帝和百姓之间的关系。皇权虽然凌驾于万民之上,却也需要万民支撑。”

“所以,帝王术的第一篇,就是对民。”

“对民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商鞅写了一本书,名为《商君书》,算是帝王术的开篇。哦,商鞅你知道是谁吧。”

李贤拱拱手说:“儿臣自然是知晓的,商鞅变法以强秦国。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对于商鞅,李贤只能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要说先秦时期,谁最出名,肯定有他一个。正是他的变法,才使得秦朝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秦国一统中原,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至于后面车裂之类的下场,很容易让人想到背黑锅这个词上。变法使得平民富裕了,却伤害到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得罪了一整个阶级,就算是秦君也没法庇护住他。

想到商鞅的下场,李贤觉得,自己的那些心思,还是收起来的比较好。免得史书记载先秦商鞅变法而车裂,大唐李贤变法而什么什么的。

想要以一己之力撬动封建王朝这座摩天高楼,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见李贤对商鞅很是熟悉,李治就继续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jìn • shū。因为,它是只有皇帝才适合看的书。而书中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驭民五术。”

“所谓驭民五术,即为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所谓愚民,就是在思想上控制百姓,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统一他们的观念,使他们只有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学说思想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团伙,当初百家争鸣,各国的国君,未尝没有食难下咽啊。远了不说,就是现在五姓七望,就是借助了自家的底蕴,才这么难对付。一家之说尚且如此,更别说更多的学说了。”

“所谓弱民,就是削弱百姓的力量,以弱趋强、以奸驭良。百姓是很好对付的,作为帝王,不需要控制百姓,只需要控制下一个阶层的人就够了,也就是贵族官员。而贵族官员再逐级的往下控制,就能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帝王对百姓的控制,也就达成了。他们对上一层的地主县令尚且没法反抗,又怎么敢反抗高高在上的帝王呢?”

“所谓疲民,就是让百姓为了养家糊口,不断奔波,不停劳作,让老百姓一直操忙。为什么呢?只要人还在疲于奔命,就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