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殿议
穆公公悄无声的走过来,蹲在地上,将一本本奏疏拾起来,整理好放在案几上。
皇帝怒气冲冲的坐在边上,好一会才说:“你怎么看?”
“皇上不问,老奴便不便插话,皇上要问,老奴也就说说,说得不对,还请陛下原谅。”
“唉,你也这么多话,有什么就说,朕不会怪罪的!”皇帝有些着急,穆公公稳稳的先冲皇帝施礼,然后才说:“其实,秋大人的意见是正确的。”
“什么意思?”皇帝问道。
“老奴的意思是,秋大人说,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换人,还必须将陈国郡的土地清查出来。”穆公公神情郑重的说。
皇帝微微皱眉,穆公公将奏疏推了下,冷冷的说:“全天下都知道,清查陈国郡土地,是陛下登基以来办的第一件大事,陛下派蓬柱前去主持,天下人都盯着,看着他的成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这么多奏疏在弹劾蓬柱?”
皇帝点点头,穆公公接着说:“这些弹劾不过是在威胁陛下,潘太师上当了,他以为换个人就行了,殊不知若是如此,正好中了对方的奸计,陛下,换人就意味着失败,清查土地的国策势必也因此失败,陛下的威名也将同时大损,今后再也无人敢清查土地了。”
皇帝恍然大悟,他原以为是蓬柱行事太过刚猛,以至于惹起朝臣的不满,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一篇文章,他忍不住长长吁口气。
“难怪!潘链他们就没看出来?”皇帝心里有些乱,各种念头纷乱踏来,涌上心头:“要论识人之明,朕不如先帝多也!”
“陛下万不可妄自菲薄,先帝选择您来看顾大晋江山,说明他知道的,您能将这天下的黎民看顾好。”穆公公面不改色的安慰道。
皇帝看着满案几的奏疏,眉头禁不住又慢慢皱起来:“可现在,陈国郡的局面该如何打开呢?蓬柱啊蓬柱,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
“要打开陈国郡的局面,说来也简单,”穆公公不动声色的说,皇帝抬头惊讶的看着他,穆公公点头说:“秋大人说得好,继续支持蓬柱,陛下可授节与蓬柱,二千石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另外,老奴也可以帮帮忙。”
皇帝闻言禁不住瞪大眼珠,二千石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那意味着蓬柱掌控了兖州最大权力,按大晋律,刺史的薪水也不过二千石;此外,授节,只有封疆大吏才能授节,授节即意味着,蓬柱可以调动兖州的郡国兵,所以,皇帝在派出钦差大臣时,授不授节,其中区别很大,当今天下,即便藩王也没两个授节的。
“可刚才秋云不是说.。,尚书台会同意吗?”皇帝有些犹豫,当年鲜卑入侵,泰定帝让州刺史掌握军队,后来费了好大力气才收回这个权力,现在蓬柱便要授节,这.,这道圣旨一旦到尚书台,势必引起尚书台群臣反对。
“陛下不要担心尚书台,陛下这也是告诉尚书台,陈国清查土地之事,断不会改变!尚书台最后也只有同意。”穆公公神情不变,沉稳的说道。
皇帝思索片刻缓缓点头:“那就试试吧,宣薛泌。”
小太监很快去传旨,皇帝看着穆公公问:“你说你可以帮忙,帮什么忙?”
“陛下吩咐内卫监察陈国郡,内卫在陈国郡查到一些东西,上报到老奴这里,老奴看后觉着对蓬大人有些用处,正想请旨是不是要给蓬大人。”
“什么东西?”皇帝问道。
“几个旧案。”穆公公说,皇帝皱起眉头,穆公公解释说:“这几个旧案牵扯到陈国郡郡守和都尉,也牵扯到陈国的几个门阀,案子一旦翻出,必是大案,陛下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