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58章 切割

第58章 切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目前国际上唯一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的Bi2Te3碲化铋为例,包括美国在内,在发现掺杂机制之前,碲化铋的热电转换效率视加工工艺在2%—3%徘徊,不是说没有应用价值,问题在于应用价值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拿美国陆军现役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为例子,以M1A2履带两侧裙板作为构成温差发电机的搭载构件,如果把梁远的换壳计划套进去,以美国目前半导体发电的技术水准,这个壳子型的温差发电机利用M1A1主战坦克高热尾气所发出的电量不会超过25K,造价不会低于100万美元,以目前M1A1坦克不到300万美元的采购价格来说,在一个战场消耗装备上加上这么一个代价如此高昂的系统,除非国会山的老爷们都疯了。

而梁远这个壳子型温差发电机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是新世纪之后的标准。

还是以目前唯一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的碲化铋为例,依据掺杂机制原理经过新工艺加工而成的碲化铋已经不是单纯的Bi2Te3,而是结构变异成了,元素硒掺杂进去之后碲化铋的优值得到了极大提升,原本在2%—3%徘徊的热电效率可以视加工工艺提升至6%。

如果换成新世纪之后才发现的锑银镁系列合金,采用全新工艺加工的新材料的热电效率会达到%以上。

如果按梁远依赖的技术基础来设计M1A1主战坦克的温差发电机,哪怕采用传统材料新工艺的会也会得到不低于50K的发电量,若是采用新世纪之后的新材料温差发电机的发电量会提升至惊人的80K以上。

以M1A1土豪一般的1100K的发动机功率,面对超过7%的热效率提升也不敢说不动心,这几乎是再造一个中冷回热系统。

燃气轮机的中冷回热系统视设计水准也就在7%—12%之间。

当然电厂或船舶那种超大形的中冷回热系统可以把动力系统的热效率提升15%以上,问题是坦克哪有那么大的空间让设计师浪费。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热电材料的大发展曾吸引了美国陆军的注意力,陆军实验室和GE曾对M1A2的尾气利用产生过兴趣,前期实验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问题在于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大国之间大规模装甲对决的几率大概比互扔核弹高不了哪去,美国陆军没有需求直接导致了M1A2的各种补丁版本还得继续战斗个二三十年,新技术应用什么的2030年之后看情况再说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