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1
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刚刚午时一刻警队还在午休时间还很富裕,找了一块树荫下凸起的青石,方安生坐了下来。
“警队政治部这周的工作重点就是彻底搞明白那家《港岛日报》的背后势力。还有弄清那个席评论员联合光子到底是什么人!”
“我需要的彻查!是彻查!!我不希望在报告上看到空洞无味的来自大6势力这些废话,如有可能,那个联合光子穿什么颜色的内裤你们都要给我弄清楚,都明白吗?”
虽然会议已经结束了二十分钟,不过警务处查理副处长的怒吼声恍若仍在方安生的耳边游荡。
自八月末起,一股潜流自香港媒体圈汹涌而起,前些时靠犀利社论强势崛起的《港岛日报》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忽然掉转矛头将批判的火力引向港英政府。
刚开始,港英政府也没在意,虽然眼下的华洋关系不比七十年代尖锐。但华资报纸批几句港英政府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港岛日报》的席评论员联合光子在介绍完现代民主运动的起源成因展之后。销声匿迹了几天,然后于八月二十日开始连续表了《香港——亚洲的民主灯塔》,《自由——从我做起》等一系列文章,号召香港市民走上街头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至此。香港支援大6民主运动的风向就地转向。
在港九总工会的紧急动员之下。在《港岛日报》表了《自由。从我做起》的隔日,以码头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各大企业基层员工为主体的游行队伍越过平时集会的终点——下亚厘毕道的港督府侧门,直接占据了港督府的正门。
作为英**情五处在香港的分支机构,香港皇家警队政治部虽然一直在关注港九总工会一反常态,加入到支持大6民主运动的游行中去。
但由于事情的改变毫无先兆过于突然,等隔日政治部的高层反应过来港九总工会已经决定在港督府正门常驻,日夜不停的向港督递交促进香港全民直选,彻底还政于民的提案。
此次港九总工会吸取了十多年前的搞暴力抗争的教训,事先声明将采取和平请愿的态度,杜绝暴力抗争,还准备了数个野营帐篷邀请《港岛日报》、《明报》、《东方周刊》等媒体记者常驻现场,以及时报道请愿活动组织者的动态以及港英政府的答复。
此时的《港岛日报》销量稳居香港前三,对于这种突性的事件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大批记者,还把港九总工会提出来的那份全民直选的政治改革框架用增刊的方式免费附送,并派出了大批记者就这份方案对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士进行了大规模专访,征求其对这份政改文件的看法。
只用了两天,港九总工会突然搞出来的这起事件,在香港就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时间港人真治港、还政于公民在《港岛日报》的竭力煽动之下成了全香港最热门的话题。
港九总工会这份政改文件出自梁远之手,梁远把后世某类知名人士对国外政体的赞美与憧憬完完全全的表达在这份文件之中。
比如,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廉价住房、低廉税收、所有本港职位都由香港本地人出任,市民可以随时参观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保证人民的言论自由、自由的组建政党,允许人民持枪以反抗暴政等等等等。
这份计划的核心,就是打造一个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具有极大自由的高福利社会。
梁远唯一没有解释的就是运作这样一个政府,其资金来源到底靠什么。
当时宁婉菲看过梁远捣鼓出来的初稿之后兴趣大起,还曾好奇的问梁远文件上的东西能否实现,梁远倒是光棍,径直在纸上画了一个冰激凌样的东西,递给宁婉菲笑言拿去吃吧。
自从大6进入民主运动开始,在各家传媒的疲劳轰炸之下,香港社会对整套民主概念已经耳熟能详,所谓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在香港各方传媒的竭力鼓噪中,换套制度就富强转眼上天堂的气氛一直在潜移默化的酝酿着。
虽然港九总工会的突然行动另港英殖民政府措手不及,不过作为老牌殖民主义者,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第二天港督府派人在偏厅接待请愿代表后,要求总工会撤离港督府的正门,否则政府将出动警队以妨碍公务为由进行清场。
港九总工会没有在这点上进行坚持,在第一次正式沟通结束之后,游行人群离开港督府正门。
不过在撤离之后,港九总工会随即表声明,声称在港英殖民政府答应全部落实政改条件之前,总工会将彻底占领中环部分地段以敦促港英殖民政府正视全香港市民的要求和呼声。
当然所谓的部分占领,其实就是占领怡和名下的所属物业,彻底瘫痪香港置地的正常营运,至此绕了无数个圈子,把整个香港社会搅得天翻地覆的梁远终于把尾巴悄悄的露出了一小段。(未完待续!
第54章北约老虎会(一)
放下手中的《加州侨报》,林玉阳轻轻抚摸着报纸版上那个挺拔锐利的战机剪影久久不语。
身后,一副标准的青天白日旗悬挂在雪白的墙壁上,清晨的阳光透过房屋外的树荫,在旗帜上留下数个大小不等的光斑。
林玉阳已经七十五岁了。
自一九四九年,从香港搭乘女王荣耀号邮轮来到加州已经接近半个世纪。
曾几何时,那些青春的理想、革命的意志、漫天的战火、坚守的道路全部在滚滚向前的时间洪流中化作历史的尘埃。
林玉阳蠕动了一下早已干瘪的脸颊,按下手边的召唤按钮。
“老爷子,您有什么吩咐?”一个系着深灰色围裙的中年妇人轻手轻脚的走进书房。
“让小三准备好飞机,半小时后过来接我。”林玉阳的声音斩钉截铁利落异常。
半小时之后,皮鞋敲击地板的声音在书房外的走廊里轻轻响起。
房门响动,一位带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爸,飞机已经准备好了,您…这是打算去哪里。”中年男子低声说道。
“允和过来了。”林玉阳看了一眼中年男子。
“去勒莫尔。”林玉阳边说边拿起躺椅旁的手杖,手中的那份《加州侨报》却一直没有放下。
“去加州?”林允和低声重复了一句,自己父亲自打退休后除了养花弄草颐养天年很少有外出的时候。怎么忽然想起来去勒莫尔?
勒莫尔?感觉听起来很熟悉,林允和纳闷的想着。
看着自己父亲抬腿要出门,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林允和连忙伸手,试图接过报纸搀扶自家老爷子。
林玉阳轻轻甩了甩手,手中的《加州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