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1
现在真了不得了,拔根汗毛都赶上熊叔的腰粗了。”看着梁远在便笺上写下的文字,熊伟信大笑着说道。
“这些都是国安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将来要从利润分红里扣除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当然会拿出来装大方了。”梁远笑着把便笺递给熊伟信。
“伟信叔叔习惯哪系的越野车?”梁远问道。
“丰田吧,路巡在国内进口了很多,维修能方便些。”熊伟信说道。
“伟信叔叔,丰田的越野车可不叫6地巡洋舰,那车的正式名称叫兰德酷路泽。”梁远一本正经的说道。
当年,偌大个丰田号称重视共和国市场,却连商标都懒得注册,日本人所谓的重视可见一斑。
熊伟信哪知道梁远是在吐槽,听梁远如此说咂着嘴巴感叹道:“这正式的名字可够难听的了。”
两人刚把办公用品这事谈完,去洗澡的两个丫头也先后从浴室里走了出来。
当着两个青春靓丽少女的面,梁远总不好和熊伟信研究如何shā • rén放火的问题,两人把话题转移到了国安那个还没成立的第三产业上。
梁远也没瞒着熊伟信,直接承认自己过年那会被苏良宇他们“忽悠”了。
听着梁远谈起远嘉内部冶金、芯片等部门争预算、抢地盘的破事,倒把第一次了解这些事情的熊伟信听得津津有味。
“看着苏总他们个个都是风度翩翩、诚实可靠的科学家模样,小远不说熊叔真想不到这些人也有这么狡猾这么一面。”熊伟信神色怪异的说道。
“不过东西好歹算是做出来了,要不这回可真没脸见伟信叔叔了。”梁远边说边站起身走向门口的储物柜。
梁远在储物柜里乒乒乓乓的翻了一会,拿着一个书本大小的土黄色纸盒走了回来。
“三天还是五天之前收到的?我有些记不清了,这几天和小叔、老祁一直在研究怡和的东西,连老苏他们带过来的样品都没想起来看看。”梁远拍了拍手中的盒子说道。
“小远,这个就是科技园研的传呼?还和年前那会看到的一样大么?”宁婉嘉好奇的问道。
两个丫头年前那会跟着梁远在科技园看过传呼的工程样机,通讯实验室那个汉显传呼的工程样机足有半本书大小,样子憨憨的,简直就是傻大黑粗的代表。
“嗯。”梁远先是点头继而摇头。
“过年那会我们看到的那个大家伙只是工程样机,这个是商品样机,听老苏他们说新机器集成度已经很完善了,足足缩小了百分之六十。”梁远边说边打开了土黄色的盒子。
第25章全球第一台中文寻呼机
两个丫头对科技园自己生产的东西向来上心,连根本搞不明白的燃气轮机都能安心的听李远玲讲解,对于传呼机这种在八十年代末期还十分时尚的通讯产品自然是好奇的很。
两人分别坐在梁远沙的扶手两边,催促着梁远赶快打开盒子。
和后世常见的较为空旷的电子产品包装不同,盒子里塞得满满当当,梁远费了好大的力气打开盒盖,一本足有一指厚比盒子略小的说明书先映入眼帘。
拿开说明书,下边摆放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纯黑色传呼机,一个带着夹子的传呼保护套,在这两个成品边上还放着一块绿色满是元件的电路板,梁远瞄了一眼看起来应该是传呼机的电路板。
“哎呀,看起来比冬天小了很多呢。”
“小远,这个传呼屏幕好宽哦。”
“是啊是啊,这个屏幕和我们过年时那会看到的颜色也不一样啊”
“好像比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屏颜色浅多了。”
两指宽的大屏幕占据着整个传呼机表面积的一半有余,屏幕下方的左侧打印着港基集电略微拉长的变体莫比乌斯环商标和h-k-I-c的英文缩写。
屏幕右侧下方是两个dú • lì的四十五度角斜向设置的软性橡胶按键,一个用于屏幕信息的上、下翻页,一个用于子菜单的进入和退出。
传呼机立面的左侧,电源指示灯和钥匙扣被设计成一体。指示灯下方是屏幕灯光开关,而传呼的电源键被设计到了右侧立面。
通讯中心开出来的传呼机虽然也是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Tn—Lcd屏幕。但科技园在选择液晶屏幕时,选用了一种特殊的偏光片,使得屏幕深绿的底色中泛着灰白,对比度比普通的液晶屏高出不少。
这也是两个丫头现科技园传呼机屏幕看起来有些浅的原因。
梁远拿出说明书丢给对面的熊伟信,把传呼机递给极为好奇的两个少女,然后才拿起那块电路板仔细的看了起来。
对于梁远这类普通的单片机爱好者来说,虽然弄不清楚传呼技术中的编码、射频稳定接收射之类的高难度技术原理,但看看元器件构造。哪块芯片负责干什么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浅绿的电子基板上,三块港基集电自家生产的处理器呈品字形方方正正的镶嵌在电路板的正中。
除了这三块处理器之外,还有一个长方形的Rom芯片镶嵌在电路板的左侧,电路板的右侧是一个负责产生震动的小型电机,灰绿色的液晶显示屏通过一大串排线同电子基板上部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