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工业之动力帝国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来一返刚好两个起落,宁雷爽快的把“打土豪、斗地主”的心思摆在明面上。

两个少女倒是对自家老爹赶过来的度无比满意,看着某人一副守财奴破财了的痛苦模样,没心没肺的揪着梁远的耳朵格格直笑。

几人随意的聊着天,直到四个小时之后,唐婉、吴忠华、廖敏、还有时任共和国材料工程协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材料所副所长的黎庆东院士风尘仆仆的乘坐联航的专机从北平赶到了盛京。

黎庆东和吴忠华都是毕业于共和国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人先后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又依次进入美国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任职。

新中国成立之后,黎庆东和吴忠华又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先后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两人即使年少时的同窗,又是大学时代的校友,工作后又变成了同事,黎庆东还是吴忠华和廖敏的婚姻介绍人,两人可以说相识、相交了大半生堪称莫逆。

这次吴忠华听完李远玲要求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这位老友。

李远玲刚把吴忠华等人招呼进办公室。周恒拉着梁江平也从本溪赶到了科技园。

看到人都已经来齐,李远玲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老师,恕我卖个关子,以您和黎老的脾气,若我说完事情的因由,今天的晚饭估计就不用吃了。现在天已经晚了,我们还是先去科技园食堂吃饭,吃饱喝足,我再把事情详细和大家说一遍。”

廖敏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小玲说得在理,老吴和老黎的脾气肯定能会干出这种事,小玲我和你说,要不是怕隔辈人笑话,这两个老头子早就揪住事主询问事情的详情了。”

听廖敏如此说,两个院士只能苦笑,一行人乌泱乌泱的去了科技园餐厅。

心中有事,只是简单的吃了科技园食堂例行的工作餐,一个小时后,众人来到梁远前几天和远嘉高层开大会议的那个房间。

李远玲走上主持的位置,试了试麦克风,然后从梁远和两个少女参加青科赛讲起。

电磁炮的立项,和东大导中心学习最新的钇钡铜氧化合物连同导线材的制作,参赛样品完成后三人打算选择对比材料,直至现了二硼化镁的全过程。

李远玲又把自己下午在导中心亲眼所见的事实详细说了一遍,来证实三人的现完全不是技术上的疏忽或生疏所造成的误解。

最后,李远玲总结道:“在坐的都是我的至亲挚友,我也不瞒着大家,这次请老师和黎老过来一是验证全新导材料的性能和展前景,二是,假如导材料性能优良,我打算推动国家牵头,用这种导材料的配方、生产、提纯和加工技术,交换美国ge公司的第二代单晶合金配方以及生产工艺。”

李远玲说完,室内落针可闻,寂静一片!

第265章左边是地狱、右边也是

屋里这些人当中,除了唐婉和两个丫头,不太了解李远玲口中的单晶合金配方及生产工艺,对航空行业的至高重要性之外,其余人等都对这种听起来十分神秘的金属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

老梁同志和宁雷只知道这东西对提高飞机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剩下几人要么是材料学专家、要么是航专业,对单晶合金的作用简直像自己身体般熟悉。

李远玲一言出口,所有人都在盘算着这笔交易的可能性。

“呯”……。

吴忠华重重的拍了一下沙的扶手,说道:“大方向上看,此事可行。”

“前提是二硼化镁的应用前景足够优秀。”黎庆东补充了一句。

唐婉看到两个技术大佬已经做出了大致判断,若有所思的说道:“最重要的是保密,否则出去随便来一嗓子就鸡飞蛋打了。”

倏的站起身,吴忠华急切的说道:“我和老黎先去验证材料性能,江平、小玲先和唐总、宁队研究保密的问题。”

“吴老,叫我小婉就好了,我家那口子您直接招呼大号或小雷都好,在您老面前我们可担不起唐总、宁队的”唐婉笑着说道。

吴忠华爽快的一笑,说道:“我这个人心眼实,以后可就真把你们当晚辈看了。”

“过年那会,我和小婉就打算过去给吴老拜年的,不过吴老刚好去了英国。今年过年吴老可不要给我和小婉继续吃闭门羹才好。”宁雷也笑着说道。

“成,欢迎还欢迎不过来呢,小玲的大哥去了英国定居,今年会回国内过年,他家的小子可对宁雷崇拜的很,宁雷在南沙打得这两仗干净利落,扬眉吐气,海外华人感同身受,与有荣焉。”廖敏略有感触说道。

廖敏可是真心实意把李远玲当作女儿养的,听宁雷如此说。也就不把宁雷当作外人了。

有黎庆东这种专业的大牛在。自然不能象李远玲考察梁远三人那般,只是简单的做做实验了事,最起码动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观察导状态下二硼化镁的分子间结构特点都是必要的验证步骤。

“小玲。东大导中心的设备怎么样?”黎庆东问道。

“应该不错吧。前段时间我吃饭时和员工聊天。听说东大导中心好像上了一台百万倍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不知道分析导物质的分子结构能不能够用。”李远玲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够了、够了,太够了。北平材料所的电子线显微镜才能放大2o万倍。”黎庆东极为兴奋的说道。

不过转念一想黎庆东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东大的科研拨款怎么这么多,简直太败家了,电子显微镜上5o万倍就足够日常研究使用了,暂时不用上最新型号的。”

“百万倍的透射式电子镜少说也得四十万美元,这辽宁省政府和国家教委都是干什么吃的,东大这样乱花钱也不管管。不上最新型号,余下的钱还能买好多别的设备。”清醒过来的黎庆东愤愤不平的说道。

梁远既然早早就在打导方面的心思,自然对东大导中心倾力栽培,为了看起来不扎眼,梁远甚至授意香格里拉基金会把现金赞助和科研仪器赞助彻底分开。

一般来说,东大需要的先进科研设备,只要打报告给香格里拉基金会申请,基本通过的几率能有一半左右,像导、冶金、半导体之类的重点专业,更是高达八成至九成。

刚刚被黎庆东痛斥为败家的百万倍电子显微镜,就是某人去年亲自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