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宁雷看着梁远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苦笑了下说道:“小远的性子太精了,你宁姨也没把握一直瞒着你,宁叔想想还是把详情告诉你好了。”
宁雷说完又在屋内转了两圈,又犹豫了片刻,才下定决心说道:“小远知不知道,共和国军队中威力最大的武器是什么?”
威力最大的武器?宁叔说的是战略核潜艇还是东风弹道导弹?梁远疑惑的想着,不过这两样东西怎么看,也不像会和自己生什么交集的样子。
梁远想了半天依旧是毫无头绪,试探的说道:“宁叔指的是核潜艇还是弹道导弹?”
宁雷听梁远如此说,温和的笑了笑,说道:“无论核潜艇和弹道导弹,都有什么,都离不开什么,小远仔细想想。”
听宁雷如此提示,犹如被闪电击中般,一个念头猛地从梁远的脑海里冒起,梁远冲口而出说道:“是弹头,不对是yuán • zǐ • dàn,也不对,是氢弹。肯定是氢弹。”
后世的核门槛不断地降低,类似印度、巴基斯坦都成功试爆了yuán • zǐ • dàn,更有以色列、日本这种随时可以迈过核大门的军工或科技强国。
但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五个“流氓”,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基本都没把这些事情当回事,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拥有核弹头的上述国家,只能算打开了核大门的一丝缝隙,有资格吓唬吓唬核大门以外的看客罢了。
严格地说单纯使用核弹头。毁灭一个疆域宽广的国家,依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单纯的yuán • zǐ • dàn,在军事上只是被称作战术核武器,但被称作热核弹头的氢弹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可以毫不费力的抹掉某个国家。甚至可以直接干掉地球。
梁远的心脏从来没有跳得如此快过,这是什么情况,听宁叔的意思,难道自己要和“镇国神器”生交集?这简直就是做梦一样。
宁雷看着一丝红晕明显的从梁远的脸颊漫过,梁远的眼神亮得恍如实质,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还不错。不愧是部队子弟,这么快就想到宁叔说的是什么。”
“宁叔,快和我说说怎么回事吧,一刻钟我都不想等了。”梁远兴奋的直搓手。
这东西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大依靠,也是保证民族生存展最为重要的基石,什么体制,什么思想都是他_妈_的放_屁。
没这个东西镇国,不管中华大地执行的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不会比窝囊的满清政权强哪去,想实现整个民族的腾飞与复兴无异于春秋大梦。
拍了拍梁远的肩膀,宁雷说道:“宁叔刚才和你提及级计算机,最大的军事用途并不是使用在f14战斗机的飞行模拟器上,这种高科技设备在军事上最为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模拟热核实验。”
梁远猛地一拍大腿,这才恍然大悟。按理说自己早就该想起级计算机在这方面的应用,只是刚刚在机场外看到了f14战斗机,加上宁雷提及飞行模拟器的事情,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那里。到是把这方面的因素给忽略了。
“宁叔,上边不会是想让老苏他们去搞热核实验吧?远嘉的电子研究院可是什么人都有的,老苏还好说些,简至康虽是生于大6,可长在tái • wān、事业的成就期全在美国,宁叔你们能放心……。”梁远只把话说了一半,然后看着宁雷住口不语,不过话里的意思却在明显不过了。
哈哈一笑,宁雷看着梁远说道:“哪能呢,小远,虽然远嘉的电子研究院整体实力不错,但对国内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再说当初共和国的两弹一星,可都是留学欧美或是苏联的专家搞出来的,若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共_产_党_人又哪能主导新中国的成立。”宁雷到是见缝插针的对梁远进行着组织教育。
梁远只是摸了摸鼻子,憨厚的笑了笑,虽说梁远对共产主义持保留态度,但对梁江平和宁雷这种纯粹的共产主义者,梁远向来是敬重有加的。
“宁叔和你提这个,还是想和小远商量下,远嘉研的那台级计算机时,能不能把国防科技大学加入到项目组里,像小远目前在联邦德国搞得mpc75一样,双方进行联合研。”宁雷终于把目的说了出来。
“联合研?”梁远转了转眼睛,思索着。
按理说共和国再穷,也不应该穷着这方面,可当梁远想起那条差点下马的核潜艇,忽然有些明白宁雷的意思了。
不过梁远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地方没想透彻,抬起头,看着宁雷的眼睛,笑嘻嘻的说道:“宁叔给我画了好大一张饼呢。”
这句话梁远可没有半点虚言,能参合到“镇国神器”里边,日后只要梁远不丧心病狂的大规模树立政敌、反人类、反社会,假以时日286一去,官场上将没有人能动得了远嘉。
“我若没记错的话,82年国防科技大学就研出银河级计算机了吧,按理说国防科技大学应该看不上远嘉这种草台班子才对,不过既然他们能请动宁叔来做说客,肯定对远嘉的电子研究院有所求才对。”梁远凝神想了想说道。
“宁叔,我和德国佬斗智斗力已经斗了一个多月了,可不想回家了还动什么脑筋,国防科技大学那边有什么打算宁叔就直接告诉我好了,反正宁叔又不会眼睁睁的看我跳火坑的。”梁远揉了揉额头,笑着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更新快∷∷纯文字∷
第192章大国的节操
“其实,这事对远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宁雷先冒出来这么一句,然后才说起事情的因由
共和国在1983年研出来的台巨型电子计算机,虽说成功突破了每秒亿次的运算大关,成功进入到这个星球少数可以自行研级计算机的国家行列。
但是,由于电子技术水平等原因,共和国台银河巨型机在83年年末出现时,在性能上就已经在国际上落伍了,当时国际上最快的级计算机位于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运算度已经接近每秒1o亿次。
两个月后的次年,共和国北方的那个级大国,更是一口气把级计算机的度提升到每秒2o亿次以上,留下了钢铁帝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最后一抹辉煌。
同美、苏两国的科研人员高待遇不同,刚刚改开不久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就算银河巨型机是286亲自主抓的项目,科研人员的待遇也是极苦的,很少人能想到,共和国这台银河大型计算机居然是在农民扫盲夜校的校舍里搞出来的。
83年银河1型投入使用之后,共和国级计算机的奠基人迟云贵老先生,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银河2型级计算机的研当中,不过受限于共和国的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进展十分的缓慢。
老一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很多人都有着留学欧美的背景,甚至同为校友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许多院士更是彼此间关系不错的朋友,虽说梁远极为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