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工业之动力帝国 > 分节阅读 239

分节阅读 23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我们是想借助mbb公司的技术优化完善航空产业的整体基础,获得在航空产业中生存的基石。”梁远毫无顾忌的把自己这边的心思摆在了台面上。

“看起来我们应该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毕竟我们打算做的工作都需要通过mbb的支持才能实现,但是。埃德米斯顿先生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星球上,有能力研中、短程大型客机的企业并不是只有mbb一家。”

“假如以获得3o%左右的工作量为合作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向上看,可以直接和波音合作生产737系列客机,向下看,可以找上英国宇航,获得所有的技术授权生产上一代的bac111大型客机,我真看不出我们一定选择要mbb的理由。”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波音和麦道一起竞争共和国大型民用客机市场时。波音从技术方面考虑选择了研、生产大型客机实力更强的西飞作为合作伙伴。而麦道则选择了大名鼎鼎的吴淞飞机制造厂合作生产md8o。

可惜直爽的西北汉子哪能搞得过说唱俱佳海派小生,最终共和国航空工业奇异的把自己的大型客机梦想寄托在了麦道8o系列身上,和一代经典波音737系列擦肩而过,拉开日后共和国大飞机行业苦涩的序幕。

当然。这种祸国殃民的烂账。日后冤比窦娥的吴淞飞机厂是半点都不会提及的。

挥了挥手。有些不礼貌的打断了埃德米斯顿想要言的欲望。

梁远微笑着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联合开也好,技术转让也罢,甚至单纯的代工。我们想获得的,只是在航空工业中生存的基础罢了,所谓的名头并不重要,我们肯冒损失数以美元的风险和mbb合作开一款全新的客机,就是因为和mbb合作要比同波音和英国宇航合作能得到的更多。”

“这个星球的天空再宽广也不意味着是无限的,现在天空上已经有了空客、波音和麦道,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我的祖国是整个星球上唯一一个大块的空白市场,mbb若想在航空工业上获得历史性的突破,除了中国的天空,不会再有一块地方可以给予mbb完善新技术,建立新商誉的机会和空间。”

“除非mbb放弃自己的梦想,否则埃德米斯顿先生还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在对等的合作中没有谁请求着谁,谁离不开谁这一说,作为落后的一方,有比波音737还先进的客机乘坐固然是好,但只有737或是比737稍差一些的话,也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我想mbb也一定不想看到,中国的天空上出现大批由我们组装的波音737或是英国宇航的bac111。”

梁远轻轻的拍了拍手,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说道:“最后给斯奈德先生一个建议,建议斯奈德先生去拜访一次联邦德国的大众汽车,看看他们对中国市场是如何评价又是如何做的。”

说完,梁远低头拿起钢笔,在文件上mpc75客机部件构成的图标上画了几个圆圈,写下一行字母,停顿了片刻又补了一行字母,然后才把文件缓缓的推给埃德米斯顿。

刘文岳看着梁远先把文件上标注占15%工作量的航空标准件画上一个大圈,又把机电设备中的电源、燃油、液压、环境四个极为重要的子控制系统画上了圈,然后又在航电上的座舱显示系统和大气处理系统上画上了两个小圈。

最后梁远把几个小圈用线连接起来,开始标注了一行“这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的简短德语,后边又补了一行“若是mbbdú • lì筹集全部的研资金,我们可以接受任意比例的工程分工。”

看着梁远在文件上画完,刘文岳就知道眼下没有谈下去的意义了,德方若不转变思想是绝无可能答应梁远的要求的。

没理会埃德米斯顿难看的脸色,刘文岳笑着整理整理眼前的资料,说道:“斯奈德先生,我看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如何?”

谈判场合的唇枪舌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转眼间埃德米斯顿就收拾好了外露的情绪,把梁远推过来的文件小心的放进文件夹,笑着说道:“好的,我们下周再见。”

离开mbb公司的会议室,梁远、刘文岳和刚刚招进公司不久,准备接替刘文岳在民用进出口公司位置的周远航,直接坐进了梁远在德国包下来的公务车。

刘文岳摇下车窗,对着站在办公楼台阶上送行的埃德米斯顿挥了挥手,然后示意司机启车离开mbb公司。

黑色的奔驰安静的驶离了mbb公司的大门,副驾驶上的周远航扭过身子,对着后座的梁远和刘文岳笑着说道:“远大少的谈判风格当真犀利,不过大少给德国人写了些什么,埃德米斯顿的脸色居然那么难看。”(未完待续……)

ps:呃,这几天工作繁忙,字数有些少,下周就好了。

第188章新总裁

周远航是美国的猎头公司不久前才从湾流宇航挖来的,连同猎头公司的服务费用、解约金,香港远嘉花费了上百万美元,不过周远航的背景和工作经历十分符合梁远提出的要求。

周远航出生于大6,幼年时全家就移民去了香港,大学时代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进入格鲁门工作,在七十年代湾流公司被格鲁门卖出去之后,周远航随湾流一起离开了格鲁门公司。

在湾流宇航,周远航曾参与了湾流2和湾流3的研工作,86年之后出任湾流宇航的亚洲区总裁,当年共和国同麦道公司合作,周远航曾在商务访问时,对共和国明确的提示过麦道经营状态欠佳,共和国要小心金融等方面的风险,可惜没能引起共和国有关方面的重视。

最开始,周远航接到猎头公司的工作邀请函时,可以说是惊异万分,八十年代的共和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和飞机工业中最顶级的奢侈品湾流公务机靠不上边,这封极大违背了周远航常识认知的工作邀请,引起了周远航无比浓厚的兴趣。

所谓好奇心害死猫,随着周远航对这家名为香港远嘉的企业了解越多,兴趣就越大,复杂的股权结构,低调的名不见经传,恍若目前如日中天的日本财团式的企业构架,极短的创建历史,企业的营运领域包括了全球科技的最前沿……。

除去国家因素,上次华人资本挺进航空产业。准备造飞机而不是修飞机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