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工业之动力帝国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燃机实验室是李远玲领导的项目组和中科院之间合作的项目,完全和东北机车厂没有关系,双方之间仅仅是设备使用上的联系,没涉及到什么技术往来,补足部分设备的租赁使用费就可以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冶金实验室,现在冶金实验室的研方向有两块,一个是铁路方面方面的准高轮对,转向架等特殊钢材,另一个就是斯贝动机的材料国产化。

当初梁远为了减小25s车底打入铁路内部的阻力,把25s车底的技术划到了东北机车厂的名下,因此朱立国现在研究的时16o公里以上的准高轮对,是在25s双层客车轮对的技术基础上展开的,虽说研费用是梁远通过绥芬河大市场支付的,但终归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为了日后避免麻烦,梁远还是决定把16o公里时的准高轮对专利放弃掉,改成了自己掏钱研,成功后技术共享的方式,由梁海平提交报告给盛京路局做合理性的背书。

弄完轮对的问题,梁远把冶金实验室一分为二,有些类似于政府的一套班子挂两块牌子,一个是东北机车厂名下的16o公里准高轮对的研,一个是科技园名下的斯贝动机材料国产化。

理顺科技园和东北机车厂之间的关系后,梁远索性把整个南湖科技园划到了香港远嘉的名下,同绥芬河大市场彻底的断了联系,李远玲等人转眼就变成了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

对于梁远来说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由自己推动组建的,243电力机头国产化的技术团队,经过一年的展现在整个团队已经展到了三百多人的规模,可以说有个这个技术团队,东北机车厂才完成了从车底到机头的全面布局,奠定了铁道部第八家铁路设备供应商的基础。

总不能吃相太难看不是,东北机车厂已经在286心上挂号了,自己总不好把厂子挖空了,梁远只能这么宽慰自己了。

八月十五日,共和国的喉舌《人_民_日_报》披露了一条震撼性的消息,在当日报纸的头版头条以《碧血长天——南沙空战纪实》为题,详细报道了共和国某部飞行员驾驶单机,一举击落五架侵犯共和国南沙群岛的越南敌机,捍卫了共和国领土领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迹。

消息传出后举世哗然,全球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载,赞扬、质疑、不屑种种态度不一而足,整个媒体行业乱成了一团。

ps:在考虑后续大纲,今天少些,明儿补上^_^

第85章代价

在《人民日报》刊了《碧血长天——南沙空战纪实》之后,祁连山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电话打进了9o9小区。

格鲁门航空航天集团正式和祁连山提出请求,试图得到这次南沙空战的详细记录,而不是去自己脑补《人民日报》上所描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这种事情梁远哪能做得了主,给海南陵水机场打电话时却被意外的告知,机场没有叫宁雷的军人。

陵水机场可不是梁远混的熟悉无比的本溪35157机场,时隔三十多年,共和国终于又出现了现役的王牌飞行员,在高层没做最终决定之前,这事肯定是极度保密的事情。

无奈的梁远只能放下电话,把格鲁门公司的要求告诉回到了本溪的唐婉,唐婉这才知道宁雷已经成了现役的王牌飞行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