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着,等待着从蛇口返回市区的出租车。
梁海平看着梁远低头走路一语不,笑着说道:“还想捡一个钱包不成?”
“在捡到钱包不管有多少我都自己留下来,起个大早hua了七、八块车费跑到这边,看起来像是专门给人家送钱包似的。”
“还不是你自己说的,要到改革的最前沿看看是个什么样子?”
梁远大清早把梁海平拉到蛇口参观,纯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后世那种去**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差不多。毕竟梁远前世去深圳时,深-圳早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一派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
和梁海平斗着嘴,梁远却在极力回想着武安国那封介绍信上写的,杭州制氧机械设备厂到底是个什么企业,这个名字在前世听说过,进入新世纪之后展成了一家很大的企业,就是想不起来是生产什么产品来着了。
十分钟之后,两个人拦了一辆空载的出租车,返回了深圳市区。
回到上-海宾馆,乘电梯爬上十楼,路过楼层服务台时,服务员和梁海平打了个招呼问道:“您是1oo6房的客人吧,刚才有人来找您了,现在在一楼大厅等候呢。”
客人,自己和小叔在深圳人生地不熟的,哪有客人,莫非联合银行有消息了,不过这也太快了吧,不愧是特区度啊,梁远暗自想着。
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麻烦你给一楼总台打个电话,就说我们回来了。”
回到房间梁海平对着梁远说道:“小远,大概是银行来人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没?”
梁远翻出水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大大的喝了一口说道:“我们掏钱买股票,银行愿意卖我们就买,不卖就拉倒一拍两散,虽然我说过银行对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小叔也不用特意放低姿态的,这条路走不通我还有别的法子的,只是麻烦一些罢了。”
若是这次入主深开拓不成,等到88年身份证全国推广了之后,梁远打算在绥芬河大市场向公司员工借用身份证,仿造前世浙_江_普_陀山(注1),借用大量善信的身份证购买深开拓股票的例子,在88,89两年深开拓的实名配股中大量认购,然后在9o年中国第一轮股票牛市中名正言顺的大捞一笔。
不论深开拓怎么折腾,对于梁远来说都是盘里的菜,区别就在于是吃完留下,还是吃完倒掉。
梁海平点了点头,经过了大半年事实的验证、冲击,目前梁海平对梁远说的话都是深信无疑。
不一会敲门声响起,梁海平打开房门,现南头储蓄所所长冯广华,同一位带着黑边眼镜,穿着深灰色西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冯所长,请进,请进”梁海平把两个人让到屋子里。
梁远趴在床上看了走进房间的两人一眼,自顾自的拿起一个苹果啃了起来。
梁海平从窗边拉过两把椅子,让两个人落座,然后自己坐在床上看着冯广华。
“梁先生。”知道梁海平准备hua大手笔认购股票之后,冯广华下意思的把梁海平当成了有钱的港澳侨胞,同志的称呼弃之不用。
“这位是我们联合信用银行的总经理兼行长林建同志。”冯广华指着身边的西装男子介绍着。
“欢迎,欢迎。”梁海平热情的伸出手和林建握了握。
“不知道林行长到我这里来有什么事情?莫非关于我认购贵行股票的事情有结果了?”梁海平开门见山的问道。
梁海平直白的一句问话,把林建溜到嘴边的,欢迎到特区来投资考察之类的套话硬生生的堵了回去。
林建吐出一口气,微笑着说道:“梁先生真是快人快语,先感谢梁先生对联合信用银行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银行的负责人也让我感到不胜惶恐。”
“由于梁先生投资的金额较大,因此梁先生认购我行股票一事目前还在研讨中,我这次来就是想和梁先生深入交流一下,交换一下彼此对未来的看法,若是梁先生认购股票成功,将会是联合信用银行具有决定意义的大股东,我们双方对未来的期许与认知要达成一致才好。”
梁海平虽然不了解银行到底应该如何运作,但梁远前些时说的,打算把银行变成产业规划者事情记得很牢。
因此梁海平也没说什么银行专业方面的知识,只是把梁远的话改头换面的包装后说了出去。
“按照我们的想法,深圳联合信用银行当立足特区,面向全国,未来以扶植电子、机械这两个行业中的高新企业为主。最终围绕银行展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大规模的制造业为基础,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大批企业集群。”梁海平最后总结道。
梁海平这番话的基本脉络就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后,国家在广_东搞产业升级时思路,只是把国家的行政扶植变成了以金融为纽带资本扶植,然后范围缩小到电子和机械两个行业之中。
梁远趴在床上,听着梁海平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也对梁海平佩服无比,自己只是提了一个粗糙的开头,小叔就把思路拓展成了二十多年后,中_央在广_东搞产业升级的路子,就凭这份眼光放在全国也是一流,前世小叔被自己老爹绊住下海晚了,否则小叔的成就绝不是几千万资产能挡住的。
87年深_圳特区的经济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瞎蒙状态,对企业该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运行基本是两眼一抹黑。梁海平这段长篇大论直接就把林建给镇住了。
虽然梁海平没有一句话提及银行的日常运作,不过这种高屋建瓴的眼光让林建无比佩服,先不考虑具体的实施步骤与难度,单就这段话来说,稍微拓展下足够一家银行当作日常营运的核心理念了。
林建本来就对大股东入主银行一事持赞同态度,现梁海平的经济眼光上佳之后,两个人越聊得投机起来。
梁海平也没隐瞒自身的情况,把自己承包了东北机车厂的事情和林建简单的说了一遍。
林建在言谈中拐弯抹角的试探梁海平,为什么不以东北机车厂的名义认购联合银行的股份,在林建看来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实属可遇不可求,若是梁海平以东北机车厂的名义认购,林建就有足够的权利决定此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