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时穿越明末 > 分节阅读 258

分节阅读 258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是帮着太子朱和城做一些事情了。

现在楚江秋已经将以后的事情设想好了,先用三五年的时间,帮太子将大明的局面稳定下来。

其实大明的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农民吃不上饭和国家财政危机的问题。

而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通过花生、玉米和地瓜和三种新型农作物就能够解决。

只要解决掉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那么民间起义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发起的可能性。

历朝历代的农民都是很淳朴的,只要有口饭吃,日子能过的下去,没几个人想要去造反的。

其实包括现代的农民也是。

记得在老家的时候,楚江秋就问过村上的一个老大娘,问他现在的社会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如果是问年轻人和中年人,有九成的人肯定会说这个社会这里不好哪里不好,有这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那个老大娘的回答让楚江秋大感意外。

老大娘是这么说的,现在农民不用交皇粮了,种地政府还给钱,六十岁每个月还有五十五块钱的养老金,你看看历朝历代,开天辟地以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好时候!

是的,这就是那个老大娘的回答!这是真实发生的!(这个答案,其实是烟雨母亲的话,发自肺腑的,听到这个答案之后,烟雨也极为震惊)

可见无论古今,农民都是最质朴的,政府所做出的任何事情,只要是对他们好的,他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解决了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整个大明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

至于满清的威胁,对没有内忧的大明来说,真的算不上一个问题。

至于剩下的问题,楚江秋准备在五年以后,让大明的财政收入更上一个台阶。

这个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太子肯听自己的意见的话。

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手里有余粮了,只要官府重视手工业,对商业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扶持。

那么随着商业的兴起,国家的税收势必会大大增长。

税收上来了,国家富有了,到时候操练军士,区区满清,一扫而过的事儿。

至于改革的问题,楚江秋只负责一点点建议,没准备自己赤膊上阵。

改革问题太过凶险,历朝历代的改革,都伴随着滚滚落地的人头。

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现代,你想来个医疗改革,改变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也是困难重重吗?

为什么会这么困难?明明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国家制定几个法律法规不就完事了吗?

事实上远远没这么简单,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一个医药、医院、药材、制药厂等等环节,养活了多少人?

一个医疗改革,这些既得利益者就要失业,这些人怎么处理?

会不会引起社会动荡?

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之前,医疗改革就很难开展。

你看,就算在现代社会中,进行一个改革都困难重重,更不要说是在古代了。

楚江秋只想安安稳稳的在明末当一个美男子,额,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闷声发大财。

至于利刃还有那些现代武器,楚江秋只是将这些当成自己的一个后手而已,并不想将这些都送到太子手上。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就是楚江秋对今后的打算了。

额,至于意外神马的,谁能说的清呢……

或许,楚江秋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也未可知。

十余日之后,会试终于放榜,没出什么意外的,楚江秋高中会元。

中了会元之后,自然有人报喜,各路同年纷纷拜访,各种宴请。

再有就是拜会座师,而他们的座师则是史可法史大人。

第496章殿试

葡萄牙海军在南海区域虎视眈眈,大明朝现在却是苦无对策。

其实单单只有葡萄牙海军的话,因为海岸线过长的缘故,大明朝虽然苦于应付,但还不至于达到惧怕的程度。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另外还有草原上虎视眈眈的满清。

如果这两者前后夹击的话,对大明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现在大明朝就想弄明白葡萄牙海军到来的缘由,最近一直在派人联系。

最后终于取得了联系,而葡萄牙海军的使者,也跟随大明官员准备进京觐见。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显德皇帝不由得大喜过望。

在现在这个阶段,显德皇帝是最不愿意打仗的。

而对会试中式的那些考生而言,殿试日期一日日的临近,也使得这些考生及是兴奋同时又惶恐不安起来。

终于,殿试之日来临。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终极考试,考场气氛已经没有前几场那么严肃了。

因为殿试只是一个排个名次,不会有人落地。

当然了,对于那些真正有学问的考生来说,需要力争考取第一,博取一个状元及第的名声是有的。

至不济也要考到头甲里去。

殿试乃皇上亲临殿廷,亲自出题。题目为策问且只有一道题目,时间为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这日,楚江秋起了个大早,直接乘车来到了皇宫门口。

很快,皇宫门口聚集的贡生越来越多。等人全部到齐之后,皇宫的门从里面缓缓地打开了。

从里面走出五六个太监,领头的一个慈眉善目面相和善,站在众位贡生前面客气地说道:“众位贡生请随洒家来,皇宫有皇宫的规矩,这一路上不允许乱看,不允许大声嚷嚷。”

殿试的地点在宝和殿,距离皇宫门口有段距离。这些贡生里面,有不少年纪偏大的考生,一路走来,已是气喘吁吁,额头上冒出白气来。

一路上众位贡生看到无数盔甲鲜明,精神抖擞的侍卫。这些侍卫一个个眼神凌厉,气势非凡,和外面巡街的侍卫明显不同。

到了保和殿,只见偌大的殿堂里面,摆满了考试用的桌椅,中间间隔的距离约有一丈。考桌上面,写有众位贡生的名字。各人寻着自己的名字坐好,楚江秋的座位是在最前面。

三位副考,五位辅助考官,已经各就其位。三位副考官,其中一位就是会试的主考官,史可法史大人,此时见了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