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时穿越明末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套宅院。

并且这位吴小姐似乎是继承了陈圆圆的相貌和性格,行事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虽然有着吴三桂的溺爱,整个诚国公府邸里面每个人都对她毕恭毕敬,甚至就算是作为嫡长子的世子吴应熊,对这位吴小姐都极为客气。

但是这位吴小姐在诚国公府内,仍然有种压抑和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而这种压抑感觉的来源,似乎便是她的出身。

只因为她乃是陈圆圆,曾经的秦淮八艳之一的妓者的女儿。

所以她在到苏州相亲未果之后,才迟迟不愿意回北京,而是在南京府的府邸里面住了下来。

因为秉承了陈圆圆的许多秉性,这位吴小姐喜欢琴棋书画,对诗词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且不顾及当时伦理之防,经常参加各种会。

……

这三位主角到了之后,此次会的人便算是到齐了,会也正式开始。

原来此次会所商议的事情,竟然和大明月报有关系。

大明月报越做越是红火,销量越来越高。

第一期是增刊,从第二期开始销售以来,便事先了盈利。

而第二期的盈利,主要的购买力还是普通的平头百姓。

因为大明月报上面可是刊载有三种新型农作物的侍弄方法,所以几乎所有的大明百姓,都会几家凑在一起购买一份大明月报。

而从第三期开始,那些娘子军渐渐的开始成为大明日报购买的生力军。

无他,自然是因为上面连载的红楼梦了。

因为红楼梦这本书,可以说是开创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当然了,金品梅也勉强可以入选,只不过因为流传度的问题,此处略过)

而红楼梦这本书重点表写的是情之一字,并且这本言情小说和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截然不同。

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一般都是才子佳人一见倾心,然后就有坏人横加阻拦,最后才子佳人或者得到贵人赏识,或者得到皇上赐婚,或者干脆直接私奔。

基本上都是这种套路,就如同现在络小说中的玄幻小说一般,一百本玄幻小说之中,倒有九十九点九本是强者重生退婚流。

这种套路爽感还是很强的,但是读者对这种套路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因此像红楼梦这种写实的言情小说一出来,登时就将那些待字闺中或者已为人妇的少妇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也正因为此,大明日报的销量节节攀升,赚取的利润也越来越高。

而因为这种缘故,那些才子人对大明日报,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红楼梦,也开始重视起来。

无他,因为就算到青楼里面,那些青楼清倌人谈论的,也多半会谈论到后楼梦的情节。

(本章完)

第402章地四百零三章:七夕词

现在红楼梦已经俨然成为了大明那些大家闺秀的小姐还有那些少妇的必读之书,简称少女之友。

正因为这种原因,那些才子文人坐不住了,到底是什么人写的红楼梦?恁地可恶,难道还想将天下的少女一网打尽不成?

因此上,那些才子文人也开始研究起了红楼梦。

当然了,他们研究的角度和那些小姐和少妇的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们研究红楼梦,主要是以批判为目的地,为的就是挑刺,将红楼梦贬的一文不值。

不过很多才子文人在看过红楼梦之后,马上惊为天人,认为这是古往今来第一奇书,无能出其右者。

不过还是有极少一部分人秉持本心,仍然持有批评的原则。

当然了,这种所谓的批判,已经变成了从细节处开始挑刺的,并且根本没有太大的市场。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在大明日报销售量节节攀升。

并且因为其新闻性和娱乐性,最重要的是后一点娱乐性,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大明日报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必读的报刊,没有之一!

额,目前大明有且仅有这一种报纸,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

也正因为此,楚江秋在大明月报上面增加了广告位。

原来的大明,或许是有广告的雏形或者说是萌芽的,但是大家对此都没有太主观的了解。

还是大明月报,首次提出了广告一词,广告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广告的刊载,是从第五期开始的。

纳尼?有人疑惑了,这不是大明月报吗?

从大明月报创刊起来,直到现在统共还没有五个月的时间吧?

怎么报纸这么快就做到第五期了,这不科学啊?

其实从第二期开始,因为大明月报就开始了盈利,所以楚江秋直接将每月一期的报纸变成了每月两期,也就是所谓的半月刊。

从第五期开始,开始刊载了一则广告,广告的对象是为杜康酒。

杜康酒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过销量嘛,还算是可以,但是绝对算不上是最好的。

因为是大明月报第一则广告,所以大明月报直接连广告词都免费赠送了。

广告词是:孝敬父母,走亲访友,首选杜康酒,杜康酒,你值得拥有!

这种广告词在现代是已经烂大陆了,估计很少有厂家还会用这种广告词了。

但是架不住明末的人根本就没看到过啊!

并且明末时候的人,由于印刷术的限制,导致当时的书相比较而言少的可怜。

很多穷书生都是借书来抄,然后苦读的。

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很多人都对印在纸张上的文字有种敬畏的感觉。

因此看到这则广告之后,本能地认为广告上说的都是对的。

甚至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懂的广告这个概念,根本就没把这当成是卖东西的吆喝。

而是本能地以为,事实就是这样的。

也正因为这种种原因,首次刊登广告的杜康酒,以及其低廉的关稿费……

额,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初杜康酒的广告费是二十两纹银,这在当时看来是已经是不菲的数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