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翻梅钢系在新浦的根本利益——沈淮确实也不需要永远都盯在霞浦不离开。
徐东铁路复线改造工程与淮电东送需要数年的时间逐步的去建设,新浦钢铁、新浦炼化也需要时间沉淀积累,短时间内不会再作激进的扩张;只是大家都习惯沈淮擎旗冲锋在前,未曾想过沈淮有离开东华的一天。
不过,胡舒卫也不会为这样没由头的传闻烦恼什么。
梅钢系在全省经济建设发展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省里对沈淮的提拔任命也不可能轻易被这种没有根源的yin谋诡计所左右——正常情况下,省里即使压着不叫沈淮升任东华市委常委,也不应该轻易将他调出东华。这跟沈淮个人愿不愿意,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时候外面风声大作,吹着玻璃窗嘎嘎作响,窗外的树影在夜灯下摇拽不休,还有叶子刮到房间里。
沈淮看向窗外,说道:“傍晚时天还好好的,看风刮的样子,要是下大雨来,明天进山的路就难走喽了,”他将烟蒂捻熄在烟灰缸里,站起来走到窗外,要将给风刮得嘎嘎作响的玻璃窗关起来,无意间看到他们所住的小楼前有几个人走过去,微微一怔,讶然说道,“我还说谁今天在淮山呢……”
他们到淮山后,与魏福明见面,魏福明当时明显是喝过酒的——走过来要帮着沈淮关窗户的杜建,也好奇怪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在他们赶过来之前在招待谁,只是魏福明没有提起,他们也不方便问。
这时候听沈淮发出这样的感慨,杜建探头看过去,恰看到副省长宋炳生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抬头往这边看过来,他也是一怔。
要不是他父亲刻意吩咐,沈淮相信魏福明没有必到刻意跟他们隐瞒他父亲也在淮山的消息——沈淮将玻璃窗丢给杜建去关,他走回到沙发这边来坐下,朝不明所以的胡舒卫说道:“‘宋副省长’是不想我们知道他在淮山……”
听沈淮将“宋副省长”四个字咬得特别重,胡舒卫也只能一笑,对宋炳生与沈淮之间的父子恩怨,实在不是他能说什么的。
第九百四十二章父子一
宋炳生分管农业,到淮山是视察工作;沈淮与胡舒卫是来参观考察,除了都住在淮山宾馆内,两拨人在淮山也走不到一起去。
虽然说重子轻父、重卑轻尊是种忌讳,但任何规则都抵挡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
魏福明作为淮海省委委员、淮山市委书记,算是前省委书记陶国泉提拔起来的老人,但与苏唯君有些矛盾,这些年就窝在淮山,一直都没能调出去,更谈不上提拔任用,但省里一些情况,要远比普通的中层干部了解详细。
魏福明也知道宋炳生与沈淮父子俩隔阂极深,沈淮回徐城也几乎都是临家门而不入,这次父子俩同在淮山,甚至连面都不见一下,这当真视如仇寇了。
是陪同副省长宋炳生,还是陪同沈淮、胡舒卫,魏福明他心里也很是挣扎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与分管工业、电力的副市长杨凯等人,陪同沈淮往龙水乡看龙水电站的选址现场。
不要说龙水电站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工程启动建设能给地方直接提供的数千个就业岗位了,仅东江电力未来支付给地方为移民安置所用的数亿款项,就足以叫淮山市的官员趋之若鹜了。
魏福明也知道龙水电站一经启动建设,有大量的建材会由地方企业供应,也会有一些土方工程交给地方企业承担,这背后有他大把的好处跟搞活的机会。
宋炳生虽然是副省长,但这些年来只分管农业,手里的权柄有限,那边走亲热了,顶天给淮山市里拨几百万的专款,魏福明让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小心伺候,他再犯不着全程陪同。
反正陪儿子不陪老子,魏福明猜想宋炳生心里再不爽,也张不开口数落他的不是。
*
到龙水的进场公路正式通车要等到七月底,但路基已经夯实,可以供车辆通行。
天下着小雨,沈淮与胡舒卫在淮山市委书记魏福明等人的陪同,起早前往龙水乡看大坝、引水堰选址现场的筹备情况,颇为顺利,下午两点钟不到,就将现场看完。
今天不能从淮山赶回徐城,返回淮山市里又稍早了些,沈,沈淮决定与胡舒卫赶往腾游乡,再看一看腾游电站选址的地质情况。
腾游电站是计划在淮山市境内修建的第二座大型梯级电站,现在什么筹备工作都还没有启动。
不过,只要江宁到淮西之间的超高压骨干电网建起来,电力能够源源不断的往华东沿海地区输出,东江电力那边的资金供给又不成问题,淮山市境内剩下两座大型梯级电站启动建设都会非常的快。
没有列入行程,沈淮本打算与胡舒卫两人过去随意走一走,以便能对腾游乡的情况有个基础的了解;魏福明热情万分,坚持全程陪同到底。
往更上游方向、腾游乡的道路就很差劲了,说是砂石路,但路面上看不到还剩有什么砂石,给过往的车辆啃得坑坑洼洼,缺少必要的维护。又赶上连richun雨,路面泥泞不堪。
沈淮与胡舒卫出来,包括魏福明、杨凯等淮山市官员陪同,都是乘坐普通的轿车,前往腾游几乎是走一路陷一路。
虽然除了淮山市里的随行人员外,县里、乡里也有很多人赶过来陪同,车子陷进泥坑里,不需要沈淮、胡舒卫、魏福明亲自去把车从泥坑里推出来,但在下雨天这么反复折腾,人到腾游乡也是累得人仰马翻。
大半天的时间就这么耗在路上,赶到腾游乡zhèngfu,天sè都已经是漆乌抹黑,想赶在天黑前回淮山市里的想法也只有落空。
腾游乡是个穷地方,就没有正而八经的宾馆,而腾游乡离县里、市里都有好几十公里的路。不要说这样的泥泞路况很难走夜路,还有好几段路都挨着山崖,夜里行车也危险。
条件再艰苦,大家夜里也只能歇在龙游乡。
腾游乡的街道很窄,还是传统的石板路,叫雨淋湿了,车灯打上去光亮一片。
乡zhèngfu是临街夯土墙围出的一个大院子,里面起了几排拿石灰抹白的红砖瓦房办公;车队开进乡zhèngfu的院子里,停下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