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局势突变
    听了项栋的话之后,高原点了点头,能够说出这样一段见解,说明项栋是深知兵法的人,这就好办了,毕竟在援魏的问题上,代郡和楚国的利益是一致的,有一个有能力的同伴,当然是好事。
    高原道:“好了,我们现在就在陶邑等着吧,不过要随时做好出兵的准备,只要魏国那边一答应我们的要求,立刻就能出兵,另外我们也对魏国的情况要严密的关注,由其是对秦军的动向,战事的进程,毎天都要进行通报。这样一入魏国,就可以立刻展开行动。”
    田克臧点了点头,道:“武安君,项大夫,我这一点是以巡视边境的名议到陶邑来的,因此不能在陶邑就留,既然和两位都会过面了,那么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临淄去,我不在这里,陶邑就由匡大夫全权负责,他会全力配合两位,除了不能出动军队之外,其他的要求,都全尽可能的帮你们做好,而魏国的事情,就请两位多费心了。”
    商谈完之后,高原回到自己的大营里,立刻叫来了凌风,让他马上派遣斥候,进入魏国境内,分散打探消息,同时又派人通知在大梁的张良,自巳已经到达了陶邑。
    第二天,下起雨来,而田克臧还是向高原和项栋告别,冒雨返回临淄。
    这时己经是五月底的季节,气候炎热,只要雨势不大,到也沒有什么影响。不过高原却担心,因为现在正是涨水期,如果再加上雨水,黄河的水势还会再涨,如果秦军攻占河道,正好可以对大梁进行水攻,而且秦军的三路进军中,有一路就是进攻河內,说明秦国己经意识到用水攻战术。
    河套、河內,都是黄河流域的专有名词,河套是指“几”字的头的“冂”形地区。而河內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几”字的弯勾拐角的北岸地区,正是和大梁的对岸。如果秦军要对大梁施行水攻,那么占领河內就是第一步。因此李牧才留下“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这样两句话。
    高原并不担心秦军进攻大梁,因为大梁城易守难攻,又有十万大军驻守,怎么样也能坚持几天,但就怕魏军在成皋失利之后,彻底放弃了黄河沿岸的居点,这样一来,就只能孤守大梁,等着水淹了。因此高原也只能期望魏国那一边能够早一点决定,这样自己才好指挥大军,进入魏国境內,才好实施自已的抗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