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新皇即位
至于备受瞩目的内阁辅,朱常洵却起用了一个让人有点意外的人物——勋贵徐弘基。
徐弘基是中山王徐达的直系后人,世袭魏国公,万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袭,佥书南京军府。三十五年协守南京,领后府。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主管南京长江巡防军务。
朱常洵之所以任命徐弘基为辅,大约也是因为以徐弘基为的南京勋贵集团势力极大,而他朱常洵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流亡的藩王,封地卫辉早就被大顺军攻陷,现在虽然继位称监国,但却仍然属于无根的浮萍,在根基未稳之前,他必须拉拢住这些勋贵集团支持他。
这些墨离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南京的这些种种闹剧都与他无关,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保住华夏血脉、重振汉室河山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
但有一点却让他感到意外。先是朱大典派人来拜访他,并转达朱大典的意思,希望他能表明态度拥立福王。
结果墨离以外臣不便干涉、自己要领兵征讨逆贼为由推搪过去了。
但是过了没多久,福王朱常洵就顺利登基了。并且,让墨离感到意外的事情就来了:朱常洵册封他为振湘侯,仍总督湖广军政。
王侯将相,大明规定,异姓不得封王,所以,这封侯对一般臣子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再上一级就是国公,比如魏国公徐弘基。国公就是臣子能获得的最高爵位了。
但是徐弘基的魏国公是世袭的,大明除了开过那几个功臣,在往后能够受封为国公的还真没几个。
所以墨离感觉有些意外,看来朱常洵这老小子为了拉拢自己还真是能下本,要知道马士英、朱大典等人积极拥立他的从龙之臣都没有封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