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四、遥望冰火两重天(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手不足的必然结果。
在显微镜发明之后,新襄的医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俞国振去年在南北直隶的两场大战过程中,他还想方设法搜罗各地医生,名医张景岳、李中梓、喻嘉言、汪汝桂等,更是被《风暴集》或《民生杂纪》中癸泉子提出的有关“细菌致病论”所吸引,随着他的船来到了新襄()。俞国振在到新襄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癸泉子,便是想将这些名医组织起来,进行一场足以决定中医未来的大讨论。
而这种讨论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让俞国振都没有想到。年过七十的张景岳在讨论中和一个小伙子般捋袖袒臂,似乎要打人,喻嘉言更是受细菌说影响,在这次讨论中,提出了人工种痘以防痘花之论(注)!
争论的结果不是谁说服谁,而是这些名医都决定留在新襄,凭借新襄强大的物力财力,来支持他们继续研究。
想到癸泉子在这场辩论中再无往日神棍风度,上窜下跳口沫横飞,而俞国振分明听不懂这些名医什么温补什么二定什么阴阳之类的术语,却每天大感兴趣地跑来旁听,偶尔说出两句自己的见解,然后被一众名医集体狂喷的情形,宋思乙便觉得好笑。
但俞国振从来是不吃亏的,喷他可以,白喷休想,这些名医,终究是给留了下来。
“思乙,思乙!”
她正在街上思忖着,突然听到身后人叫。回过头来,却看到头戴着小阳帽的顾眉欢喜地向她招着手。
与洗尽铅华的马婉容、王月不同,顾眉到了新襄之后,并没有去学堂任教,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如今新襄最大的昆曲剧团“横波社”,是她一手组织起来的,也得到了新襄官方的认可。象是今年,据说要请他们连唱三夜,每日招待新襄各行业的杰出人物。
比如说崇祯九年两场大战里表现英勇的虎卫军士,去年生产线上出色的工人,武器革新上立下卓功的工匠,甚至连宋思乙她们这些“仙姑”,也选出了十人参与这种欢庆()。
与别的女子不喜抛头露面不同,顾眉在新襄算是一个异类,她的遮阳小帽的垂纱很短,短到根本无法将她的脸遮住。也就是说,她的垂纱,只遮到眼睛往下一点点罢了,而且多半还是因为怕被太阳晒黑了她娇嫩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