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风暴 > 三六六、华海宴平江河清(二)

三六六、华海宴平江河清(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俞国振口中的“他”是俞国威,他的堂兄。

这个世上有许多人看上去平庸,其实只是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俞国威便是其中之一()。他不是一个有开拓精神的人,也缺乏长远的眼光与深刻的思想,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执行力极强,善于沟通。故此,当俞国振将他从金陵调至新襄,成为新襄的大管家之后,他展示出了极大的价值。

新襄的规划是俞国振与雷家的人联合做的,但组织人去将这纸面上的规划变成眼前的现实,却是俞国威做的。

比如说,铁轨道路的出现。水泥路虽然很好,但也有缺点,就是不利于牲畜。无论是牛还是马,若在水泥路上不钉铁掌,那么蹄子磨损会非常严重,钉上铁掌,又对其脚底的震动很大,使其不能发力。故此俞国振便想到了畜力轨车,架在铁轨上的铁轮车,不仅负重量大,速度也让人满意,而且还节省畜力。

这个规划他交给了俞国威,却没有想到,原本是打算今年年底开工、明年上半年建成的规划,如今就已经建成了。

“今年自广`东招募了几千劳力来,故此劳力充足,许多工程都可以开建。”旁边的一个港口负责人笑道:“请官人稍待,过会儿便有一趟车回来。”

俞国振他们并没有等太久,大约是半个小时左右,便见一辆由五匹马拉着的轨车到了这边。轨车共分三节,第一节有雨棚,可以坐人,后边两节则是载货,俞国振估计,一趟这样的轨车,能够拉八千斤左右的货物,问了测试的结果,比他想象得要差一些,这一趟车,可以拉七千斤的货物。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五匹马拉七千斤,仍然能以每小时超过十五里的速度前行从新港到新襄,只需要一小时的路程。

众人便上了车,方子仪自然是可以坐在拉人的第一节里,俞国振相陪,别的人大多就只能坐在后面拉货的上面。这一趟车,足足拉了三十余人,其余人则换乘了能入内河的稍小船舶,从旧港去襄安。

马跑起来的时候,轨车极为稳当,无论是摇晃还是颠簸都很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