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171章 北宋的将与相——必然失败的王安石变法

第171章 北宋的将与相——必然失败的王安石变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前你们干这个你们破产了,现在为了不让你们破产,朝廷替你们解决了,你们不得给朝廷表示表示么?

这就是纯纯的不要个脸了。

可就算是这个样子最后在一阵交锋之后变成了,你看富户都交钱了,你这没钱没事没本事的。

你不得交钱表示表示么?

什么,你和这事儿本来就没关系?

有没有关系那是我说了算,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个时候,就衍生出来了第一个大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穷人变老赖的么?

我欠钱不还了,我钻了律法的空子,所有的财产都不在我名下,所以我就是不还。

这是富人的玩法,那穷苦人家呢?

欠个信用卡都要想办法让你给补上这个窟窿,你不补上你孩子就要受罪了。

那么现在人有这个问题,古代就没有么?

在面对这种钱的时候,本来应该是主力的上三等人,他们想办法将这个钱拖了,免了,逃了。

可要什么没什么,连逃走都办不到的穷苦人家,那下等户,他怎么办?

交!

你必须得交!

到了宋朝后期,所谓“免役钱”实际上已成下户的“常赋”,而对于上户那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

本来是一个减免支出,减少下方兼并,还能扩充自己财源的好事,如今在这么一顿折腾之下直接就变成了剥削最底层的利器。

如果仅仅是这个,说白了那也就是加个税而已。

这玩意别说北宋了,哪儿没有,遇到了算你倒霉了。

后面偏偏还有青苗法。

所谓青苗法,说到底就是借贷钱。

官方借贷。

青苗法是以限制高利贷为借口,发放贷款,所谓“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抑民豪夺之意”。

高利贷这玩意也不是什么现代人才有的,甚至不是那影视剧里面赌徒才会出现的。

自从人们有了差距之后,这高利贷,借贷,水钱,不管叫什么名字,这玩意就已经出现了。

说白了就是在你需要耕种啊,需要用钱的时候,借给你钱,等你收成了加倍还回来。

这一直是民间的事情,直到王安石的青苗法出现,将北宋的民间借贷变成了官方借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进项,减少了百姓的利息。

你这么看,是不是特别好!

到现在谁借给我钱,这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啊。

这乱七八糟的民间贷款弄得乌烟瘴气,还不是因为我家亲戚不借给我,国家也不借给我。

我急用钱了怎么办,还不是得找他们。

好,北宋告诉你,有办法了,国家借给你钱,还只有二分利!

这件事情最开始也是地方上的政策,李参在陕西“视民脚乏时,令自度谷麦之入,预贷以官钱,谷麦熟则偿,谓之青苗钱”。

这玩意最开始说白了就是来买军粮的办法,并无利息。

但是王安石得给朝廷挣钱啊,所以就加了个利息,二分利,比普通地方上,要好的太多了。

那玩意都是驴打滚,哪有他干得好。

在地方上,有的是二分,有的是三分,也都不算高。

但这衍生出来了第二个大问题。

请问,你什么时候会借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