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371

分节阅读 37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虎贲军在壕沟中射击,甚至命中率都更高了。从城墙上俯射时候,子弹飞行的路线是往下倾斜的。若是没有命中目标,很快就钻入地下。但从壕沟中平射,子弹始终是平飞,流弹射中后排其他散兵的概率也提高了。

而江北军面对壕沟中的小脑袋,完全没有利用流弹shā • rén的可能。

如果说原先江北军和虎贲军的交换比还能保持在五比一,六比一的话,现在这个交换比就直接奔十几比一去了。

这还是只算对射时候的交换比。而大炮轰炸造成的伤亡,冲进射程之前的伤亡,这些都没有被算入。

前装线膛枪是无法卧倒装弹的。战场上,毫无遮拦站在泥土上的江北军士兵和躲藏在壕沟后面的虎贲军对射,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轰!”“轰!”“轰!”

重新完成装弹的重炮再次朝江北军开火。没有了对手的虎贲军大炮像是失去了天敌的野兽,肆无忌惮地屠杀着战场上的生命。江北军阵前一阵鲜血横飞,不知道多少人倒在霰弹弹丸中。

江北军崩溃了。

他们只和虎贲军对she两轮,就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屠杀,慌张地向后方逃去。

但即便是在他们逃跑的时候,刁钻的步枪子弹仍在收割他们的生命。逃得慢的士兵们没走几步,就背部中弹,惨叫着倒在战场上。

史可法看着在战场上狼狈溃下来的步兵们,长长地叹了口气。左良玉和吴三桂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江北军的高层们,都想不到仗会打成这样。

十六万江北军被淮安三万虎贲军拦在城下,竟然不能前进一步。

而且看现在的形势,似乎虎贲军三万人都不需要,只需要更少的人就能守住淮安这个关键据点。

左良玉的右边,他的亲将赵柱无助的跪在了地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赵柱麾下的一万步兵这次冲在最前面,一万人起码被打死了五千,已经被彻底打残了。

李植的壕堑系统,看上去十分简单。但在防御战中,却是无比的有效。

李植是怎么想出这样的系统的?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战法啊?李植发明这样的系统,怎么会一上来就掌握得这么好?他真的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么?

尽管史可法等人不信鬼神,但也被李植的手段惊到,有种说不出话来的感觉。

史可法的胡子微微发抖,他看着远处那怎么看都平淡无奇的暗堡、壕沟和铁丝网,无奈地说道:“李贼好手段...”

“当真好手段...”

左良玉和吴三桂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有些发白。

难道这次闯军、江北军和朝鲜三方围攻李植,都要败给李植?

看到江北军溃不成军,虎贲军的壕沟中响起了一片欢呼声。以极低的伤亡打退了江北军,这样的战斗让大兵们感到轻松愉快。

李植也在壕沟中,他大声说道:“大家浴血奋战,十分不易!所有士兵赏银十两!”

将士们更加开心,扯开嗓子欢呼起来。

郑开成走到李植面前,拱手说道:“国公爷神仙手段!下属实在佩服。如今有了这壕堑体系,国公爷便是抽走一万人,郑开成也守得住淮安。”

李植笑着点了点头,拍了拍郑开成的肩膀。

第七百四十三章小雨

六月二十,蒙蒙细雨中,李植示意眼前的士兵开始使用防雨器材。

前几天刚传来的消息,闯军已经打下了陕西的西安城。天子急调大同、宣府和蓟镇的八万边军入山西防守,要守住山西这个最后的堡垒。京城附近的兵马为之一空,除了京营新军外再无大股兵马。

因为朝鲜的作乱,李植需要分兵北上,已经暂时无力和闯军决战。不过李植还是希望在河南拖住李自成的主力,防止闯军乘胜北上攻打山西。如果陕西、河南和山西三省都陷入贼手,李自成就有了席卷天下的实力。

但是河南今年夏天雨水十分充沛,时常飘着细雨。一遇到雨水,外出的虎贲军就只能狼狈后撤。闯军认为虎贲军不敢离开防水的营寨攻打州县,根本不把三万虎贲军西路军放在眼里。据李兴的报告,闯军只留了十万人和虎贲军对峙。

只有解决枪械防水的问题,李植的西路军才能缠住闯军的主力。

所以李植弄出了一整套防水器材,在靶场上做实验。

士兵首先把背上背着的半球形钢质挡雨板取了下来,将藏在军装下面躲雨的步枪也拿出来,将挡雨板卡在了步枪的火门上。挡雨板大概有一个菜碟那么大,呈半球型,完全把火门遮蔽了起来,防止雨水飘进枪机里。

然后士兵在军装上擦了擦手,确定手上没有大量的雨水后,从军装上衣的下摆下取出了一小袋定装子弹。

这个士兵的军装上衣经过特殊的改造,在上衣的右边装了一个牛皮下摆。这个牛皮下摆刚好把装子弹和火药的dàn • yào袋保护起来,即便是下小雨,雨水也无法淋湿dàn • yào袋。而且因为下摆的自然下垂,士兵取子弹时候dàn • yào袋依旧不会进水。

子弹被取出来后,士兵咬破定装子弹,将一些火药倒入受保护的火门上。

然后士兵用左手大拇指摁住了步枪枪口,防住雨水飘入枪口,将步枪45度斜了过来。因为火门上的挡雨板是球形的,此时挡雨板依旧能保护火门不受雨淋。倾斜步枪后将定装子弹中多余的火药全部倒入枪膛,再次用左手拇指盖住枪膛。

士兵取出通条,在军装裆部专门缝上去的一条干毛巾上擦拭两下通条。裆部是最难淋到雨的部位,这里缝着的毛巾是不惧怕一般的小雨的。士兵擦干通条后用通条将枪膛中的火药压实。将定装子弹塞入枪膛,再次压实。

士兵用了二十五秒完成了这一系列的装弹步骤,对准了两百米外的靶子。

“啪”一声,士兵的步枪成功打响了。细雨蒙蒙中,两百米外的人形靶子应声而倒。

一发尚不足以说明问题,试射的大兵继续装弹,继续射击。连开了五枪,打翻了五个靶子。

李植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靶场上的实验人员顿时一片欢腾。

这一套防雨器材是李植从日本人那里学的。李植穿越前偶然看到过一本叫作的武士传记,上面记载了一个德川幕府时代的下级武士用这种方法保护他的火绳枪不受雨淋。这一套防水方法是几代日本火绳枪手的经验积累,算得上是一种宝贵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